注册会计师因其在财会领域的高含金量,每年吸引逾百万考生报考,考试日程直接决定备考节奏与复习规划,2025年
注会考试时间已正式发布,高顿cpa小编已为您梳理相关要点,速览!
2025年注会考试采用“专业+综合”双阶段紧凑模式,具体科目时间分布如下:
专业阶段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 |
8月23日08:30-11:30 |
会计(第一场) |
8月23日13:00-15:00 |
税法 |
8月23日17:00-19:00 |
经济法 |
8月24日08:30-11:00 |
审计 |
8月24日08:30-11:30 |
会计(第二场) |
8月24日13:00-15:30 |
财务成本管理 |
8月24日17:00-19:00 |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 |
8月24日8:30-12:00 |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
8月24日14:00-17:30 |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
特别提示:
会计科目因报考人数超负荷,部分考区分设两场考试,考生需以准考证标注场次为准;
欧洲考区延迟至8月30日-31日(比利时当地时间),需注意时差调整;
考前冲刺期建议重点训练《财务成本管理》机考计算速度(平均每题限时3分钟)。
二、注会科目如何科学搭配?
注会科目搭配需结合基础、时间及关联性,小编推荐三类高效组合:
1.零基础考生:
“2+1”递进模式:首年《会计》+《税法》(财税逻辑强关联),次年《审计》+《经济法》(法规与实务互补);
避坑指南:避免同考《会计》《审计》《财管》三大高难度科目,单科备考需超300小时。
2.在职考生:
文理交叉组合:
方案1:《经济法》+《战略》(记忆型科目,日均1.5小时可攻克);
方案2:《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利用税法计算基础辅助财管公式应用);
时间分配:工作日主攻1科,周末集中突破另1科。
3.高能冲刺型:
三年通关计划:
第一年:《会计》+《审计》+《税法》(构建财务主线知识网);
第二年:《财管》+《战略》+《经济法》(分散计算与记忆压力);
核心策略:优先保证《会计》通过率(其他科目基础),《战略》留作缓冲科目(单科仅需15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