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注协最新公告,2025年注会报名日期为4月8日8:00至4月30日20:00,考试则分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进行: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 |
---|---|
8月23日08:30-11:30 | 会计(第一场) |
8月23日13:00-15:00 | 税法 |
8月23日17:00-19:00 | 经济法 |
8月24日08:30-11:00 | 审计 |
8月24日08:30-11:30 | 会计(第二场) |
8月24日13:00-15:30 | 财务成本管理 |
8月24日17:00-19:00 |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
考试时间 | 考试科目 |
---|---|
8月24日8:30-12:00 |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
8月24日14:00-17:30 |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
根据历年考生反馈和通过率数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被公认为注会考试“三座大山”:
1、会计——地基中的“天花板”。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是硬骨头,2025版教材大概率再塞进最新金融工具准则,难度只增不减。
2、审计——逻辑迷宫。教材抽象、术语扎堆,没有一线经验的考生极易陷入“概念沼泽”。
3、财管——公式狂潮。计算量大、案例题新,数学功底直接决定答题速度。
备考策略:
1、把60%以上的黄金复习时段砸向这三科,先把会计、审计的底层框架打牢;
2、真题+模拟题双线刷,机考系统提前练到闭眼都能敲对公式;
3、2025年新修订的审计准则等最新政策一出,立即调整复习靶心,别做无用功。
三、注会六科必须在几年内考完?
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成绩有效期规则如下:
1、专业阶段(6科)
-滚动有效期:单科合格成绩仅保留5个考试年度。举例:2025年通过《会计》,则最迟须在2029年通过其余5科,否则该科成绩作废。
-搭配策略:按个人基础灵活组队——“会计+税法”夯实核算与法规,“审计+战略”联动风险思维,兼顾难度与节奏即可。
2、综合阶段
-报考前提:专业阶段全科合格即可,不设年限;考试重心在跨学科实务整合与案例分析。
科目搭配方案:
-零基础:首年《会计》+《税法》打地基,次年《审计》+《经济法》搭框架,第三年《财管》+《战略》收官。
-全职备考:可尝试“3+3”——第一年会计、审计、税法,第二年财管、经济法、战略,保持连贯冲击。
-学霸冲刺:一年报4–6科,日均6h+高强度学习,考前预留4周封闭冲刺,稳妥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