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会专业阶段考试集中在周末两天,具体科目时间如下:
8月23日(周六)
08:30-11:30《会计》(第一场)
13:00-15:00《税法》
17:00-19:00《经济法》
8月24日(周日)
08:30-11:00《审计》
08:30-11:30《会计》(第二场,部分考区)
13:00-15:30《财务成本管理》
17:00-19:0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仅一天,分上下午进行:
8月24日(周日)
08:30-12:0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考生需提前打印准考证(8月5日开放),核对考试场次及地点,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考试。
二、注会考试科目有哪些?
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
1、专业阶段(6科)
核心科目:《会计》(会计基础与准则)、《审计》(实务流程与风险判断)、《财务成本管理》(财务模型与计算)。
记忆型科目:《税法》(税收政策解析)、《经济法》(法律条文应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战略制定与风控)。
成绩有效期:单科合格成绩保留5年,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
2、综合阶段(1科)
考察《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内容涵盖专业阶段六科知识,侧重实务案例分析,无时间限制但需同年通过。
三、注会如何高效备考?
考生可分三阶段规划复习:
1、基础阶段(3-6月)
目标:夯实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方法:精读教材,搭配网课梳理重难点(如《会计》分录、《审计》流程)。每日投入3-4小时,周末集中刷题巩固。
2、强化阶段(7-8月)
目标:突破难点,提升解题速度。
方法:刷近5年真题,针对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如《财管》资本成本计算、《税法》增值税税率)。整理错题本,标注易错逻辑。
3、冲刺阶段(考前1个月)
目标:模拟实战,调整状态。
方法:全真机考模拟,适应考试节奏(如《经济法》法条速记、《战略》模型应用)。每日固定2小时背诵核心法条,保持答题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