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官方公告,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
专业阶段:8月23日至24日开考,涉及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等6门科目。其中,《会计》科目报名人数较多,部分考区会增设考场分两批考试。
综合阶段:所有考生统一在8月24日完成《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全面检验知识运用能力,
考试均采用闭卷机考模式,全中文作答(部分外语试题目除外)。备考时必须熟练操作系统和输入法,避免考场上手忙脚乱!
二、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有什么特点?
注会考试科目分为专业阶段6科和综合阶段1科,各具特点:
1、专业阶段

2、综合阶段:整合专业内容,考察跨科目综合能力,题型以案例分析为主。
考生需在5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否则成绩滚动失效,建议至少预留2-3年备考周期。
三、注册会计师科目怎么搭配合理?
合理的科目搭配能大幅提升通过率!根据注册会计师科目关联性和难度,推荐两种备选方案:
方案一:三年稳步通关(适合在职党)
首年:会计+税法(基础关联性强)次年:审计+战略(审计逻辑结合战略框架)三年:财管+经济法(计算与记忆互补)
方案二:两年冲刺型(基础扎实或脱产备考)
第一年:会计+审计+税法(核心“铁三角”)第二年:财管+经济法+战略(分散记忆压力)
无论哪种组合,建议将会计和审计分开备考,避免内容交叉过多导致混淆。同时,综合阶段复习需紧贴实务案例,多练真题适应综合出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