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ir = substr($dir, 0, strrpos($dir, "www.gaodun.com")) . 'www.gaodun.com/'; else if(strrpos($dir, "wwwdedecms") > 0) $dir = substr($dir, 0, strrpos($dir, "wwwdedecms")) . 'wwwdedecms/'; else die("Please put the website files in root foler named 'wwwdedecms' or 'www.gaodun.com'"); include($dir.'templets/default/head.htm'); ?>

    2013年《会计》章节习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发布时间:2013-03-01 16:20    来源:高顿网校 [字号: ]

    第十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单选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
    A. 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C.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工具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B.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考虑存货
    D.收到补价时应确认收益,支付补价时不能确认收益
    3.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以公允价值为 36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 400 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 40 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 28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 200 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 80 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 320 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 460 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4.以下交易具有商业实质的是(  )。
    A .以一项固定资产换入一项固定资产
    B.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
    C.以一批存货换入一项设备
    D.以一批商品换入一批商品
    5.2008 年10月,甲企业用一辆汽车换入两种原材料A和B,汽车的账面价值为150000元,公允价值为160000元,材料A的公允价值为40000元,材料B 的公允价值为7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甲企业收到补价31300元。则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总额为(  )元。
    A.91300
    B.110000
    C.128700
    D.131300
    6.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90万元。甲公司和 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 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 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 511.20
    B.434.7
    C.373.5
    D.405
    7.20×8 年10月,甲公司以一台生产经营用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辆生产经营用小轿车,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35万元,累计折旧为20万元; 乙公司小轿车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9万元,账面原值为35万元,已提折旧3万元。双方协议,乙公司支付甲公司7.02万元补价,甲公司为换入小轿车发生相 关税费3万元。甲公司未对该设备提减值准备。假设交易具有商业实质,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可靠计量,且双方换入设备、小轿车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都可以抵 扣。则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30
    B.29
    C.32
    D.27
    8.2008年7月,A公司 以一项固定资产与B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置换,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3万元。资料如下:①A公司换出:固定资产,原值为30万元,已计提折 旧4.50万元,公允价值为27万元;②B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8.5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 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A公司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为(  )万元。(假定不考虑各种税费)
    A. 1.50
    B.30
    C.22.50
    D.27
    9.2008 年5月,甲公司用一批账面价值为165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原材料和原价为235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00万元,公允价值128万元的固 定资产一台与乙公司交换其账面价值为24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甲、乙公司增值税率均为17%。乙公司支付 甲公司补价62万元。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乙公司取得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分别为(   )万元。
    A.200和128
    B.234和128
    C.165和135
    D.220.73和141.27
    10.A企 业2008年10月10日将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38.8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 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万元。A企业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影 响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A.140
    B.150
    C.120
    D.30
    11.甲公司以一台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的 一项长期股权投资。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12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 25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 3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 200万元;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现金50万元。假定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此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 益(损失以负数表示)为(  )万元。
    A.5
    B.-2.8
    C.2.08
    D.0
    12.2008年10月,甲公司以 自己生产经营用的华山牌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未来牌客车和货车(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华山牌客车原值100万 元,已计提折旧16万元,公允价值80万元;华山牌货车原值80万元,已计提折旧26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未来牌客车原值50万元,已计提 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未来牌货车原值130万元,已计提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116万元。则甲公司取得的未来牌货车的入账价值为(  )万 元。
    A. 111
    B.126
    C.101.2
    D.98.8
    13.2008年10月,甲公司用一台已使用2年的设备 A从乙公司换入一台设备B,支付清理费1 000元,从乙公司收取补价4 000元。设备A的账面原价为50 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设备B的账面原价为24 000元,已提折旧3 000元。置换时,设备A的公允价值为26 000元,设备B的公允价值22 000元。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甲公司换入设备B的入账价值为(  )元。
    A. 16 840
    B.15 000
    C.18 240
    D.20 000
    14.2008 年10月,东大公司用一台已使用三年的甲设备从恒通公司换入一台乙设备,支付相关税费10000元,从恒通公司收取补价30000元。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 500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原预计净残值为5%,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乙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40000元,已提折旧 30000元。假定两公司资产置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置换时,甲、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0000元和220000元。东大公司换入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元。
    A.100000
    B.230000
    C.168400
    D.360000
    15.企业发生的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没有补价的情况下,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当按照(  )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A.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B.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C.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D.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16.2008 年10月,A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与B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置换,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3万元。资料如下:①A公司换出:固定资产,原值为 30万元,已计提折旧4.50万元,公允价值为27万元;支付固定资产清理费用0.5万元;②B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8.50万元,已计 提减值准备6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A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产生的资产处 置利得为(  )万元。(假定不考虑各种税费)
    A. 1.50
    B.30
    C.1
    D.27
    17.企业发生的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没有补价的情况下,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当按照(  )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A.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B.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C.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D.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18.2008 年8月,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甲公司以汽车一辆换入乙公司的一批材料和一台设备。已知甲公司换出汽车的原值为300 000元,已提折旧15 000元,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 000元,公允价值为250 000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相等,均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换出设备的原值为200 000元,已计提折旧20 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03 000元。另外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现金30 000元,假定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则甲公司换入资产的价值总额以及原材料的入账价值分别是(  )元。
    A.203 000  92 273
    B.220 000  92 273
    C.203 000  100 000
    D.220 000  100 000
    #p#副标题#e#
    多选题:
    1.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
    A.存出投资款
    B.银行本票存款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持有至到期投资
    E.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情况下,计算补价占整个交易金额25%比例时,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有(  )。
    A.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5%

    B.收到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5%

    C.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25%

    <25%

    D.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5%

    E.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25%

    <25%

    3.下列各项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A.以固定资产换入股权
    B.以银行汇票购买原材料
    C.以银行本票购买固定资产
    D.以无形资产换入原材料
    E.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无形资产
    4.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A.以市价400万元的股票和票面金额200万元的应收票据换取公允价值为750万元的机床
    B.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收取补价140万元
    C.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专利技术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支付补价16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收取补价200万元
    E.以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厂房换取一套电子设备,另交付市价为120万元的债券
    5.下列各项交易中,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A.以固定资产换入股权
    B.以银行汇票购买原材料
    C.以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
    D.以无形资产换入原材料
    E.以一项投资性房地产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6.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换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
    A.以公允价值为26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7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支付补价30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500万元的设备,并收到补价75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E.以公允价值为309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换己公司账面价值为420万元的存货
    7.下列表述符合“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有(  )。
    A.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C.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
    D.能采用估值技术计算
    E.能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计算现值
    8.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的,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A.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
    B.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C.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大
    D.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无法确定
    E.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能够准确估计出公允价值的数值
    9.下列各项中,可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有(  )。
    A.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相同
    B.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C.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D.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金额均不同
    E.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10.在不涉及补价情况下,下列关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性资产交换说法正确的有(  )。
    A. 不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B.增值税不会影响换入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C.涉及多项资产交换,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D.对于换入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通常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E.可能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11.在收到补价的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如果换入单项固定资产,影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因素可能有(  )。
    A. 收到的补价
    B.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C.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D.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E.换出资产应交的税金
    12.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非货币性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不具有商业实质
    B.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入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相等
    C.具有商业实质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D.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E.具有商业实质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为换出资产而专门支付的相关税费来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同时确认损益
    13.关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性资产交换,下列项目会影响支付补价企业计算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有(  )。
    A. 支付的补价
    B.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C.换出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D.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E.换出资产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14.某公司以库存原材料交换一座库房,该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90万元,不含税售价100万元,增值税税率17%,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该库房在原企业的账面价值为75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该公司收到补价17万元。该公司以下正确的会计处理有(  )。
    A. 固定资产(库房)入账价值为80万元
    B.固定资产(库房)入账价值为75万元
    C.固定资产(库房)入账价值为100万元
    D.存货账面余额减少90万元
    E.存货跌价准备可以同时转销,也可到期末调整
    15.在换入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可计入(  )。
    A.营业外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业务成本
    E.投资收益
    16.在不具有商业实质、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应考虑的因素有(  )。
    A.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B.换出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C.换出资产计提的折旧
    D.换出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E.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17.关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项目会影响支付补价企业计算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有(  )。
    A. 支付的补价
    B.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C.换出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D.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E.换出资产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p#副标题#e#
    计算题:
    1.2008年7月,大华公司决定以库存商品和交易性金融资产——B股票与A公司交换其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设备一台。大华 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15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200万元;B股票的账面余额为260万元(其中:成本为21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50万 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公允价值为336万元;固定资产――设备的账面原值为240万元,已计提折旧 100万元,公允价值144万元,另外A公司向大华公司支付银行存款54万元作为补价。大华公司和A公司换入的资产均不改变其用途。
    假设两公司都没有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大华公司和A公司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要求:
    (1)计算大华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
    (2)编制大华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3)计算A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
    (4)编制A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2.2008年9月,A公司决定和B公司进行资产置换
    A.B公司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整个交换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换出:①固定资产—×车床:原价260万元,累计折旧4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210万元。②库存商品—甲商品:账面余额为15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40万元。
    (2)B公司换出:①固定资产—×汽车:原价350万元,累计折旧100万元,公允价值240万元。②库存商品—乙商品:账面余额17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公允价值110万元。
    要求:编制有关A.B公司非货币性交换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3.M 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M公司的会计政策是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采用账面价值与可收回 金额孰低计价;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在核算 中,以万元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M公司2005年~200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事项:
    (1)2005年2月1日M公司开发一项新项目,N公 司以一台新设备作投资,用于新项目。本设备在乙企业的账面原值为200万元,未计提折旧,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200万元(假定是公允的)。按照投资协议 规定,M公司接受投资后,N公司占增资后注册资本800万元中的20%。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5年,假设净残值率为4%。
    (2)2005年3月1日,新项目投产,生产A产品。M公司购入生产A产品的丙材料117万元,接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万元,其中运费为2万元,可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抵扣。
    (3)2005年12月,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已知丙材料年末时,实际成本15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为145万元;生产的A产品的预计售价为225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生产A产品尚需投入100万元,生产A产品的总成本为250万元。
    (4)2005年12年31日,由于生产的A产品销售不佳,上述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14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重新估计的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
    (5)2006年7月1日,由于新项目经济效益很差,M公司决定停止生产A产品,将不需用的丙材料全部对外销售。已知丙材料出售前的账面余额为70万元,计提的跌价准备为35万元。丙材料销售后,取得收入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收到的货款已存入银行。
    (6)2006年7月1日A产品停止生产后,设备已停止使用。9月5日M公司将设备与丁公司的钢材相交换,换入的钢材用于建造新的生产线。双方商定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M公司收到丁公司支付的补价6.4万元。假定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编制M公司接受投资、购买原材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存货出售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
    #p#副标题#e#

    单选题

    1
    [答案] B
    [解析] 货币性资产的定义是指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选项ACD均不符合货币性资产规定的条件。
    2
    [答案] D
    [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可以确认资产转让损益,而与收支补价无关。如果换出换入为存货的,还应该考虑存货产生的增值税金额。
    3
    [答案] A
    [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它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最终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我们将后者称为补价。在实际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用以下公式判断:
    (1) 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 /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25%
    <25%
    (2)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 /( 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 <25%
    <25%
    选项A比例=40/(360+40)=10%,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B比例=80/280=28.57%,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C比例=140/(140+320)=30.4%, 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D比例=30/420=7.1%,虽然低于25%,但是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其交易也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
    [答案] C
    [解析] 因存货流动性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现金流量,设备作为固定资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两者产生现金流量的时间相差较大,即存货与固定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5
    [答案] B
    [解 析] 甲公司换入的原材料流动性相对较强,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产生现金流量的时间相差较大,所以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换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总额=换出汽车 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 额=160000+0-31300-(40000+70000)×17%=110000(元)。
    甲企业的处理应是: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00
      贷:固定资产         150000
    借:原材料--A  (160000-31300-18700)×40000/(40000+70000)
      原材料--B  (160000-31300-18700)×70000/(40000+7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700
      银行存款    313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6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利得  10000
    乙企业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倒挤)
      贷:其他业务收入    1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700
        银行存款                   31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题目没有给出相关的金额)
      贷:原材料
    6
    [答案] B
    [解析] (300+60)+90+(300×17%+60×17%)-450×17%=434.7(万元)。
    7
    [答案] C
    [解析] 甲公司换入小轿车的入账价值=35+35×17%-29×17%-7.02+3=32(万元)。
    8
    [答案] A
    [解析] 借:长期股权投资 (27+3) 3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4.5) 25.5
        银行存款            3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 27-25.5) 1.5
    9
    [答案] A
    [解析]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300+62-200×17%=328(万元)
    原材料公允价值所占比例=200/(200+128)=60.98%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所占比例=128/(200+128)=39.02%
    则换入原材料的成本=328×60.98%=200(万元)
    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328×39.02%=128(万元)
    10
    [答案] D
    [解析] 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该企业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38.8
      固定资产     13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8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贷:库存商品              120
    从上面的会计分录可以看出,该企业影响损益的金额=150-120=30(万元)。
    11
    [答案] D
    [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六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或者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地计量。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12
    [答案] C
    [解析] 甲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100-16+80-26=138(万元);换入未来牌货车的入账价值=138×[110÷(40+110)]=101.2(万元)。
    13
    [答案] B
    [解 析]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八条规定,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 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50 000-50 000 ×2÷5-(50 000-50 000×2÷5)×2÷5]+1 000-4 000=15 000(元)。
    14
    [答案] A
    [解 析] 此项置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应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乙设备的入账金额。东大公司换出甲设备的账面价 值=500000-[500000×(1-5%)×(5/15+4/15+3/15)]=120000(元),东大公司换入乙设备的入账价 值=120000+10000-30000=100000(元)。
    15
    [答案] A
    [解析] 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16
    [答案] C
    [解析]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27-25.5-0.5=1(万元),相关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5.5
      累计折旧            4.5
      贷:固定资产                30
    借:固定资产清理          0.5
      贷:银行存款                0.5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 (27+3)
      贷:固定资产清理           26 (30-4.5+0.5)
        银行存款              3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27-25.5-0.5)
    17
    [答案] A[解析] 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18
    [答案] C
    [解析]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价值总额=250 000-30 000-100000×17%=203 000(元)
    甲公司换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203 000×10/(10+10.3)=100 000(元)
    #p#副标题#e#

    多选题

    1
    [答案] ABD
    2
    [答案] AD
    [解析] 在计算公式中,分子为补价(无论是收到还是支付,金额是一样的),分母是整个交易金额,收到补价方即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补价方可以是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可以是支付的补价加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上列中选项
    B
    C.E为错误。
    3
    [答案] ADE
    [解析] 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属于其他货币资金,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故选项BC不属于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
    4
    [答案] BCE
    [解析] 选项A:200/750×100%=26.67%,大于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B:140/600×100%=23.33%,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C:160/(600+160)×100%=21.05%,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D:200/600×100%=33.33%,大于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E:本题目中未特别说明债券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如果其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则该交换肯定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其属于货币性资产,因为120/(120+600)=16.67%,小于25%,因此也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5
    [答案] BC
    [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但不包括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银行汇票和银行存款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故应选BC。
    6
    [答案] ABE
    [解析] A选项:70÷(70+260)=21%<25%,所以判断为非货币性交换。
    <25%,所以判断为非货币性交换。
    B选项:30÷(30+170)=15%<25%,或30÷200=15%<25%,所以判断为非货币性交换。
    <25%,或30÷200=15%<25%,所以判断为非货币性交换。
    C选项:75÷300=25%,所以判断为货币性交换。
    D选项,判断为货币性交换。
    7
    [答案] ABC
    [解 析]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 场。对于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 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8
    [答案] AB
    9
    [答案] BCD
    [解析] 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相同,三者均相同肯定不具有商业实质,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必须强调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10
    [答案] AD
    [解 析]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六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不确认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 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11
    [答案] ABCE
    [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资产成本的情况下
    (1)不发生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除非能证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可靠)+相关税费
    (2)发生补价,支付补价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一补价)+相关税费。
    12
    [答案] ABCD
    [解 析] 具有商业实质的,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这里的相关的税费是指与换入资产直接相关的税费,并不是指为换出资产发生的费用)为基础确定 换入资产的成本,同时确认损益。更具体的来说此处所讲相关税费仅指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和为换出资产缴纳增值税。为换出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均应作为换 出资产处置损益。
    13
    [答案] ABCE
    [解析] 支付补价方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则还要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答案] CD
    [解析] 该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减少90万元,固定资产(库房)的入账价值=100+100×17%-17=100(万元)。换出的原材料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同时结转成本和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所以选项E不对。
    15
    [答案] AC
    [解析]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的处理中,若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则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16
    [答案] ABCD
    [解析]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选项E与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无关。
    17
    [答案] ABCE
    [解析] 支付补价方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则还要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p#副标题#e#

    计算题:

    1
    [答案]
    [解析] (1)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
    计算大华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成本总额=200+200×17%+300-54=48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的比例=336/(336+144)=70%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144/(336+144)=30%
    则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480×70%=336(万元)
    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480×30%=144(万元)
    (2)大华公司编制的有关会计分录: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 3 360 000
      固定资产  1 440 000
      银行存款  54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1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500 000
        投资收益    400 000
    ②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000
      贷:投资收益   500 000
    ③借:主营业务成本 1 500 000
      贷:库存商品   1 500 000
    (3)计算A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成本总额=336+144+54-200×17%=500(万元)
    库存商品公允价值的比例=200/(200+300)=4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300/(200+300)=60%
    则换入库存商品的成本=500×40%=200(万元)
    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500×60%=30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400 000
      累计折旧   1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2 400 000
    借:库存商品   2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 0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 000 000
        固定资产清理    1 440 000
        投资收益     360 000
        银行存款     54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000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40 000
    2
    [答案]
    [解析] (1)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①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210+140+140×17%-110×17%=355.1(万元)
    ②换入资产的各项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汽车=355.1×[240/(240+110)]=243.50(万元)
    库存商品—乙商品=355.1×[110/(240+110)]=111.60(万元)
    ③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
      累计折旧       4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贷:固定资产—车床      260
    借:固定资产—×汽车   243.50
      库存商品—乙商品   111.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0×17%=18.7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210-200=10
        主营业务收入     1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0×17%=23.8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贷:库存商品                  150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0
    (2)B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①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240+110+110×17%-140×17%=344.9(万元)
    ②换入资产的各项入账价值
    固定资产—车床=344.9×[210/(210+140)]=206.94(万元)
    库存商品—甲商品=344.9×[140/(210+140)]=137.96(万元)
    ③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250
      累计折旧     100
      贷:固定资产—×汽车    350
    借:固定资产—车床   206.94
      库存商品—甲商品   137.9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0×17%=23.8
      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250-240=1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50
        主营业务收入    1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0×17%=18.7
    借:主营业务成本   170
      贷:库存商品—乙商品    170
    借:存货跌价准备    70
      贷:主营业务成本     70
    3
    [答案] (1)2005年2月1日,M公司接受投资
    借:固定资产--设备   200
      贷:实收资本 (800×20%) 16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40
    (2)2005年3月1日,购入原材料
    借:原材料       102.8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14(17+2×7%)
      贷:银行存款               120 (117+3)
    (3)2005年12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A产品的估计售价225-A产品的估价销售费用及税金10=215(万元)。
    由于丙材料的价格下降,表明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15万元低于其成本250万元,丙材料应当按其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计量:
    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A产品的估计售价225-将丙材料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的成本100-A产品的估价销售费用及税金10=115(万元)。
    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5万元,低于其成本15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5
      贷:存货跌价准备    35
    (4)2005年12月31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5年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200-预计净残值200×4%)/(预计使用年限5×12)=3.2(万元)
    2005年应计提折旧额=3.2×10=32(万元),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68万元。因可收回金额为140万元,需计提28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28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8
    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40万元。
    (5)2006年7月1日,出售原材料
    借:银行存款     58.5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其他业务成本   35
      存货跌价准备   35
      贷:原材料       70
    (6)6.4/100=6.4%<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006年9月5日,用设备换入工程物资
    计算设备换出前的账面价值
    2006年1月起,每月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40-预计净残值0.8)/(预计使用年限4×12)=2.9(万元)
    2006年1~9月计提的折旧额=2.9×9=26.1(万元),换出设备前的账面价值为113.9万元。
    M公司换入钢材的入账价值=113.9-6.4=107.5(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3.9
      累计折旧       58.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8
      贷:固定资产         200
    借:工程物资――钢材  107.5
      银行存款         6.4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3.9

     

     

     

    分享到:
    责编:高顿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