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注册会计师考哪些?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2个阶段,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
专业阶段包含6门科目,分别是《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些科目需要在连续5年内全部考过,否则超过时间的科目需要重考。
当专业阶段所有科目通过,且成绩在有效期之内,可以进入到综合阶段的考试。综合阶段的科目只有1门,考试内容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1、专业阶段
考试科目:《会计》、《审计》、《税法》、《战略》、《财管》和《经济法》
考试重点:这个阶段主要考察考生对各门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
2、综合阶段
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考试重点:这部分的知识点主要是以考核会计、审计以及税法专业知识为主。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专业学科知识,坚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遵从职业道德要求,保持正确的职业态度,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二、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都有什么特点?
1、会计
全面考核、突出重点;试题基本涵盖了辅导教材的所有章节,但又突出体现了会计科目重点内容。
2、审计
审计教材复杂难懂,考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需要理解和记忆相结合。
3、财务成本管理
这门课程的公式很多,而且不仅要记住这些公式,还要能分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想要学好这门课程只能加深对公式的记忆。
4、税法
特点是繁而不难,教材内容非常多,但考察难度并不大。
5、经济法
经济法法条繁多,除了需要大量背诵记忆考试时也十分注重考察知识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6、战略
综合性较强,考生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建立框架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