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节 风险评估概述

  一、出台审计风险准则的背景
 

  二、审计风险准则的特点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风险准则的特点:

  (1)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是必须的程序。(并贯彻始终)

  (2)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不是仅仅只在计划阶段而是全过程更重要)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不得未经过风险评估,直接将风险设定为高水平。

  (3)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有因果关系)

  (4)实质性程序是必须的程序。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认定层)

  (5)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三、风险评估的作用

  准则1211号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了解——〉评估——〉应对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可为下列关键环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

  (1)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

  (2)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否适当;

  (3)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联方交易、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

  (4)确定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所使用的预期值;

  (5)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6)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