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和注会哪个难?中级考试和注会考试,都是财会界的考试,两个考试的含金量都是比较高的,所以考试的难度自然也不会低到哪里去。相对来说,中级考试的科目更少,注会考试的科目更多,所以考试的难度更大。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下面就来介绍中级和注会考试的难度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级和注会哪个难?
这两个考试都不简单,备考周期都不短,两个都难。但比起中级,注会难度会更大一点。
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难度中规中矩,通常以考查教材内容为主。而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查内容更深、更广,也就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扩展来考查考生的应试能力和实务能力。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虽然和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比较相似,但在考查方向和侧重点上面还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注册会计师就是把中级的知识点更深层次地去研究和拓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肯定是要略胜一筹的。
不过,别看中级会计只有三科,每年中级会计考试的考纲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中级教材整体变化40%,考察范围大幅增加,仅实务就新增六章,大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高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注会考试的【备考资料】,相信只要认真学习,坚持到最后,一定会有好成绩的,大家快点击下方的链接收藏吧。
二、中级和注会考试的科目分别是?
1.注册会计师:总共考“6+1”的科目,顾名思义就是专业阶段的六门科目,比如: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及风险管理;综合性阶段的一门考试科目,也就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和试卷二);专业性阶段的考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单选题和多选题)、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和案例分析题;而综合性阶段的考试题型主要以案例分析题为主。
2.中级会计师:总共考三个科目,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的题型是一样的,主要是以选择题(单选题和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为主;而经济法是以选择题(单选题和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为主。
考生在备考时要多注意综合学习要点,制定学习计划,放平心态,争取考出好成绩。
三、中级和注会考试成绩的有效期是多久?
1.中级会计师考试以两年为一个周期,考试成绩采用两年滚动效有效制。
也就是说,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必须连续两年内通过所有科目,才能取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注意连续是关键。如果今年剩余的科目都没有通过,去年的成绩将作废,但今年通过的科目成绩可以保留到明年。
2.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成绩将保留5年,也就是说,考生需要在连续5年内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6门考试科目。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只有通过专业阶段所有科目的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合格证书,才能报考综合阶段考试。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单科考试成绩5年内有效,考生须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专业阶段所有科目的考试。
以上就是【中级和注会哪个难?最新回答已正式给出!】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考试资讯,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

添加老师微信

获取更多注会备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