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考试分为“专业”和“综合”两个阶段,共计7门科目,但两阶段科目之间考察的方向不同。其中,专业阶段阶段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执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共设立6个科目;综合阶段则主要考察考生是否能在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专业技能的能力,设立1个科目。
1.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
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2.科目特点

专业阶段➯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成绩有效期为5年。
综合阶段➯每科考试满分为50分,两科合计得分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成绩没有时限要求。
➥cpa考试对报考科目没有限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情况选择一年报考1-6门,最多一次可以报考6门科目,最少报考1门科目。一般情况下,计划2年3门、3年2门的考生会比较多。
原则一:注意科目之间关联性
cpa考试科目之间具有一定联系,考生们可以选择关联度高的科目一起备考,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原则二:注意学科难度
《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这三科被考生喻为注会考试的“三座大山”,一起报考,难度较大;《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三科难度相对较低,考生在选择科目时要注意难易结合,均衡考试难度。
原则三:依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每个考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备考时间都不相同,考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对于备考时间较少的考生,可以一年报考2-3科;对于全职考生,可以选择一年通关3-4科。



添加老师微信
获取更多注会备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