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财会类证书中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每年报考人数都在逐渐增加。注册会计师几年考完?科目过多、过少会有哪些影响?来和高顿CPA小编一起了解更多试相关内容吧!
一、注册会计师几年考完?
注会考试科目包括专业阶段考试科目6科和综合阶段考试科目1科,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成绩有效期为5年,综合阶段没有年限要求。也就是说,考生至少需要在5年内通过6门科目,然后再在任意一年通过综合阶段考试。
1.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
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2.科目特点
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数时,切记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科目特点进行搭配报考,不可超过自身能力范围。
(1)零基础或备考时间不充裕的上班族,建议首年报考1~2科;
(2)基础良好或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建议首年报考3~4科;
(3)全职备考或学霸级考生,首年可以报考5~6科。
二、报考科目过多、过少会有哪些影响?
1.报考科目过少
注会专业阶段考试时有年限要求的,如果考生一次性报考的注会科目过少,除了可能延长拿证的时间外,还可能因为部分科目成绩过期,导致需要重新报考过期科目。所以大家在选择报名科目时,要“三思后行”,提前计划。
2.报考科目过多
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要量力而行,不能贪多!报考科目过多,对考生通关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报考科目过多,考生就需要将精力分散到过多的考试科目上,最后可能会导致不仅过多报考的科目无法通关,对本可以通关的科目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小伙伴们千万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CPA经济法必备法条

三、零基础考生,先考哪几门比较好?
零基础考生不具备财会基础,在备考时会比较吃力。小编建议零基础考生第一年先打好基础,为求稳妥,报考科目数量不易太多,可以先选择报考2两个科目。
《会计》+《税法》(备考时长:约700小时)
会计是注会基础,掌握会计犹如掌握注会的半壁江山,考生一定要注重会计的作用。且这两科联系比较紧密,搭配学习能够起到相互辅助的效果,建议首次报考的考生选择报考这两个科目。
《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备考时长:约750小时)
会计和财管的难度都属于第一梯队,但财管的学习需要会计的基础,适合搭配报考。
《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备考时长:约420小时)
这个搭配仅适合时间不多且只打算试水的考生,经济法和战略是6科中最简单的一科,都比较容易通过,但在备考的时候,考生一定要注重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以上就是【注册会计师几年考完?这样安排绝了】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考试资讯,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

添加老师微信

获取更多注会备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