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注重提高个人能力水平。获得注册会计师,无论在工作待遇还是专业知识能力上都会有很大的提升。注册会计师是什么级别?执业与非执业有何区别?来一起和高顿小编看看下文了解一下吧!
一、注册会计师是什么级别?
注册会计师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也就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成为注册会计师之后,就可以出具审计报告,享有审计签字权。
注册会计师不属于职称,是会计行业的一项执业资格,也没有划分级别,只有执业与非执业的区别。但是,在近期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
注会或将与高级职称科目互认,简而言之,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几乎等同于拿到相应职称,同时也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
二、执业注册会计师与非执业注册会计师有什么区别?
▶含义
①执业注册会计师
指的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人群,是国内唯一拥有审计报告签字权的群体。考生取得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后,还需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两年审计工作,才能由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向当地省级注协提交申请材料。
②非执业注册会计师
指的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证的人群,不具备审计签字权,当考生取得注会全科合格证即可直接申请成为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
▶就业方向和晋升路线
①执业注册会计师
晋升路线:审计助理-审计员-助理经理-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授薪合伙人-合伙人
从业方向:取得执业资格后,注册会计师一般会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国内其他著名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
②非执业注册会计师
晋升路线:财务专员-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CFO
从业方向:获得非执业会员证书之后,考生可以选择进入企业从事财务、成本和管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方面工作;进入金融行业在银行、证券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从事会计相关工作;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福利慈善机构等担任会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鉴证服务、税务代理、资产评估、会计服务、管理咨询等工作。
以上就是【注册会计师是什么级别?执业与非执业有何区别?】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考试资讯,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

添加老师微信

获取更多注会备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