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注册会计师职称对于从事会计行业的小伙伴来说,无论是在薪资待遇还是专业知识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注会如何报考科目?在职考生报考前需要清楚哪些问题?快来和高顿小编一起详细看看下文吧!
注会如何报考科目
一、注会如何报考科目?
注会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分别为《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考试科目成绩有效期为5年。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分别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综合阶段考试需要先通过专业阶段考试才能报考,考试年限没有限制。
报考时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水平和实际情况选择报考科目,也可以根据科目的特点进行搭配报考。可以参加下图进行搭配:
二、注会考试科目搭配,需要注意哪些?
考生在选择考试科目搭配时,除了依据自身水平和实际情况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科目间的相互联系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之间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大家在选择报考科目时,可以优先选择关联度较高的科目,这样科目之间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②难易搭配
《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这三科难度相对其他科目较大,如果同时备考这三科,学习压力就会很大。《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经济法》这三科难度则相对较低,大家在选择科目时要注意难易结合,将难度高的科目与难度低的科目进行搭配学习,这样可以减轻备考的压力。
三、在职考生报考前需要清楚哪些问题?
在职考生在决定报考科目前需要清楚两个问题:一是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二是自己可利用的时间是多少。
在职考生由于被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备考的时间相对碎片化,小编不建议一次性报多门考试。一般情况下,同时备考两科的效率会高一些,比如:《会计》+《审计》、《会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都是不错的选择。
一般考生通过专业阶段需要2至3年,其中,《会计》、《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难度较大一些,不建议一起报考。第一年报考时,可以先报考《会计》,因为《会计》与其他科目的联系较大,有一定会计基础,后期的学习会更加顺利。
以上就是【注会如何报考科目?在职考生报考前需要清楚哪些问题?】的全部内容。想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报考?赶快来看报名条件吧!欢迎小伙伴们前往高顿教育CPA网站,了解更多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