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CPA,该从何入手?总之,CPA考试是一场和意志与专注的较量。既需要“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毅力;也需要科学的规划,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更需要掌握合理的方法,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目搭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各科的特点:
■ 会计是注会考试的基础,是CPA的敲门砖,学好会计会计有利于后续科目的学习。
■ 税法和会计工作息息相关,在科目内容上也有重合的地方,那就是所得税,两科搭配学习效率更高。
■ 财管的学习需要会计和税法的基础,而财管和战略高度联系,内容重合度很高。
了解了各科特点后,我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决定一年几科,这里为大家列出了9种方案以及各自的利弊。
关注中注协公布大纲和教材的时间
■ 早在2017年的考试分析中,中注协就明确提出——要强化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的功能定位。坚持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是注册会计师准入应当具备的职业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考试试题命制的依据,是考试辅导教材编写和考生复习、备考的指南,也是评价考生能力的标尺。
■ 简言之,就是教材和考题都要围绕考纲来。
■ 而我们知道70%的考题都能直接在教材中找到原文,足以见得教材的重要性。
随着最近今年考查更加基础、但更加全面,注协在命题时对于教材的重要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备考时间
按照以往考生的经验,CPA六科的有效复习时长为2000小时,每一科根据难易度需要的复习时长也不相同。
在确定了自己的科目搭配后,一定要根据有效复习时长落实到位。
比如你是一位在职考生,经过再三抉择后,决定优先通过《会计》+《税法》两科,那么未来一年的有效复习市场至少预留750小时-1000小时,平均到每一天就是2-3小时,如果平时工作繁忙,那么就需要在周末集中性学习,保证时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