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生必须在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后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多,首次报考注会的考生首先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报几门,报哪几门。如何搭配才能使备考效果更佳?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
注册会计师的科目难易度和备考周期:
在搭配各个科目考试前,了解清楚各个科目的特点,方便快速备考
1.会计:基础性,理解性以及发散性,是审计,税法学习的基础,与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性都非常的强,会计的学习是带有一定的逻辑的,不一定需要按照章节来,也是难度相对较大的一科,和各个科目关联性较强。
2.审计:理解难,概念理论多,不仅仅是理解的知识点多,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在备考审计的时候,考生最好要有一定的基础。
3.财管:不会很难,但是难度确实也不会很低的,财管的特点是计算公式多,记忆要求较低一些主要考核计算能力核心知识清晰!基本就是理解公式,推理公式,熟练的运用公式!更重要的是熟悉机考模式!
4.税法:计算量偏大的科目.重难点突出,知识点比较细碎!明确重难点的知识,并且一定要多做,多背,多理解。
5.经济法:计算量最小,但是记忆内容比较多的科目,突击背诵效果好,难度低但是记忆多的科目,经济法的特点是,重点法律突出,记忆量比较大主要考核记忆力短期临时备考。
6.战略:案例分析较多的科目,战略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为2个阶段,前期呢是一个理解教材的过程,将13个经典的案例学习好,在后期的可以突击背诵!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搭配
 
注册会计师具体科目搭配方案推荐:
知道报几门后就需要明确报哪几门。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中,会计是基础,也是难点,首次报考优先选择会计肯定不会错。基础不是很好的考生建议先报考两门,具体搭配方案建议如下:
①会计+税法
优势:会计+税法可以说是CPA组合的黄金搭档,两者关联度很大,尤其是在所得税上,且税法和会计两者在某些章节相辅相成,非常有利于考试的备考
劣势:会计和税法都比较偏重计算,需大量练习,对于某些偏文科的考生来说,需要越过计算关
适合考生类型:有一定会计基础,备考时间充裕,考完急需上岗。
②税法+经济法
优势:2法可以说是CPA科目中相对比较容易的科目,对于没有会计基础的学员来说,搞定两法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并且能够增加考生信心,最终拿下CPA。
劣势:由于第一年备考的科目未涉及CPA的“三座大山”,会导致后续的备考压力增大。
适合考生类型:没有会计基础,备考时间较少,自信心不足。
③会计+经济法(会计+战略)
优势:相对于会计+税法,会计+经济法更为容易些,且会计偏重于理解计算,经济法偏重理解记忆,计算与记忆搭配,难度合理,且经济法可以搞突击策略,学员可以更有利于时间的分配。
劣势:对于想2年通过CPA的考生,后续备考压力较大。
适合考生类型:预计3年通过考试的同学,考完即可顺手把会计初级考掉。
④会计+审计(会计+财管、财管+审计)
优势:如果学员能在第一年,通过会计+审计,那对学员以后注会备考将会是一针强心剂,毕竟注会最难的2科都过了,那还怕啥呢?
劣势:首次报考注会难度最大的2科,复习周期很长,非常容易放弃,且需要冒着第一年1门都不过的风险。
适合考生类型:有会计基础,时间精力充沛,自制力较强,有强大心理支撑。
以上就是在CPA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如何搭配?】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CPA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