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先考哪个科目比较好?应该怎样搭配报考?
注册会计师先考哪个科目比较好?怎样报考才更科学更合理?这是最近很多考生的疑惑。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事务所执业的人员,简称为CPA,不仅备受很多考生的青睐,而且在国内很多行业也很吃香,下面由高顿CPA学姐整理的一些CPA考试相关信息,需要的同学可以看过来了哦。
一、注会考这几门比较好
综合难度来看,注会考试顺序可以先考经济法或者公司战略,然后是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审计最后是会计。
根据每年注会考试反馈的情况来看,注会考试科目中,会计是基础学科,但是难度最大;审计的专业术语比较晦涩难懂,学习审计前,建议先把会计学好;税法主要是关于实地征税,各税种之间的知识点容易搞混;财管的公式比较多,需要计算的比较多,偏理科;经济法是一门相对比较独立的学科,偏文科,不是特别难;战略是2009年注会考试改革后,新增的考试科目,难度也不是特别大。综合来看,注会考试科目各科难度排名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或者公司战略。
二、注会考试搭配
1.会计、审计、税法。这三门的联系都比较紧密,而且税法难度并不是很难。比如审计中属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结合的部分中涉及很多的会计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审计中的调整报表的分录实际上就是在会计分录基础上,把涉及到的调整科目换成了最终的报表项目,虽然表面上看会计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差异很大,其实两者的渊源是一样的;另外就是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考虑,涉及到了企业内部信息流转,这个流程本身也是需要会计知识做基础的。
2.会计、税法、经济法。主要突出的是会计和税法的关系,经济法搭配主要是从难度上考虑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会计中的所得税章节,这个自然不用多说。还有就是所得税的问题是贯穿会计全书的一根主线,不管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是收入确认一章,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还是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也是贯穿起来的一个主线。
3.会计、税法、财管。会计和税法的学习可以明显促进财管,所以财管不宜单独报考,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内部联系。财管的学习最好位于会计之后,学习周期不是很长。当然,由于财管难度较大,复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若时间相对并不是很充裕,则也可以选择会计+税法+经济法/战略,经济法和战略属于注会考试中难度较小科目,比较容易攻克。
三、注会备考资料
《CPA大蓝本》由高顿教育CPA考试研究院的全体同仁们筹备良久、倾全力打造,它适合各种基础的CPA考生;是一本讲解详细,考生可以自学理解的辅导书;旨在让考生看书就能备考,做到书就是辅导班。高顿教育CPA考试研究院这次研发的教材,通过资深长期驻扎一线名师总结归纳出的考生问题,专注对症下药;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考生需求,将习题难度分级,帮助考生有方法、有重点的应对考试;教材研发的教材知识点讲解全面,助力考生搭建完整思维网络,有利于考生构建学习框架,促进吸收知识的能力及效率。
这本教材内容分有六大特色模块,图文并茂,微课结合;分阶操练,寓教于乐;基础巩固,强化提高。帮助CPA考生在高强度、高密度的备考过程中,化解遇到的一系列学习棘手问题,从而助力考生一战成功。
考试考得既是我们的知识,也是我们的抉择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是大于努力”的,所以大家不仅要注重备考,更要注重报考,希望以上资料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资讯尽在高顿教育CPA官网,欢迎大家前往查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