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这个行业的人,大家每年都需要不断的学习。通过初级和中级的考生也要准备考注册会计师,那么同为会计类考试,在通过了中级后考CPA是不是简单复习就能通过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注册会计师与中级会计
中级会计师VS注册会计师科目对比,有哪些内容相似?
中级会计职称包含《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科,注册会计师包含《审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个科目,其中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四个科目内容上有所重叠,其中税法涉及内容较少。
在深度和广度上,注册会计师基本包含了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内容,所以反过来说,考完了中级会计职称,也相当于学习了一部分注册会计师的内容,不过想要通过注册会计师还是不容易的,也不是简单复习就能达到的!
《中级会计实务》vs注会《会计》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较注会《会计》来说,肯定会相对简单。注会《会计》知识点内容多,几乎包含了企业会计准则全部内容,而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内容相对少一些。在《中级会计实务》的基础上学习《会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中级会计打下的知识基础可以让你非常好的接收注会《会计》的学习,由浅入深,由简入繁,这是一个晋级的过程。
中级《经济法》vs注会《经济法》
经济法是比较注重法律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虽然两个考试中都叫《经济法》,但在这两种考试中侧重点并不相同。
二者相同的内容有:合伙企业;公司法律制度和合同法律制度以及证券法律制度等。这几个方面两者的相似度接近70%。
中级《财务管理》vs注会《财务成本管理》
注会《财管》侧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项目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其他长期筹资、产品成本计算的考察,而《中级财务管理》则侧重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收入与分配管理。
因此,在中级考试结束后,应该趁热打铁一举拿下注册会计考试,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CPA注会不能简单复习,要认真对待:
即便是已经通过了中级会计,但是在备考注会时候也还是需要认真对待。中级会计职称相较于注会,重点以基础知识为主,在做练习题时,抓住典型题型即可,但学习注册会计师的内容时,一定要辅以大量做题,才能深入掌握计算程序,注会考试题目对于知识点的运用结合非常灵活,只有熟悉并掌握了知识点的变形拓展,才能在面对不同题型时,举一反三。
而在题型上,中级会计职称客观题所占比例较多,主观题较少,所以考点覆盖广,重点在于学的全面,而注册会计师正好相反,主观题所占比例更大,并且每道题都涉及到多章的知识点,这就需要考生在复习时,要以理解为主,对于每章的知识点不能分割开来,要在脑海中将它们串连成网,这样就需要平时大量做题,总结答题规律,尽可能在考试中全面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