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遇到过脱产考CPA考生,也遇到过在校大学生备考CPA的,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一位在职备考CPA考生的复习经验,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怎么考?
凌晨5点到晚上12点,自律是成功最简单的起跑线
其实大多数CPA考生都是在职备考,每天也要抽出很多的时间来看书做题,但是她比其他考生更“狠”,从凌晨5点开始复习,中间除去工作和加班时间,一直到晚上12点才入睡,坚持了整整6个月时间。
因为是在职备考,而且本科学的不是会计,基础相对差一些,所以她规定自己每天的复习时间必须在至少5小时以上,有时候一天要复习6—7个小时,周末的时候常常复习8—10小时。
凌晨5点到早上7点是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她都雷打不动的用来背诵税法、经济法、战略这些需要记忆的科目,或者是回忆前一天复习的知识点。
中午抽半个小时做几道题或者是复习前一天晚上做过的题目。
晚上8点到12点是她一天中比较完整的大块的复习时间,通常是2个半小时学习新的知识,然后花1个小时来做题,睡前半小时来巩固梳理一下当天学的内容。
CPA备考过程中要付出的很多,包括时间、精力、脑力、体力等等,而自律是完成这一切最基础的要求,坚持三天的凌晨5点起床不觉得有什么,但80%的考生都败在了自律这个问题上。
学霸的复习方式固然好。但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开始的时候,她也和大多数考生一样,在网上搜索大量的学霸经历来看,有人说只看课程多刷真题就可以了,还有的人说教材一定要一字一句的看完,否则会错过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但是复习了小半个月她发现,这些方法用在自己身上还是不太适应,比方说不看教材确实会有知识点遗漏,但是一字一句看教材又太浪费时间,于是她在学霸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整合自己的复习思路,寻找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
通常,她在开始复习一个新的章节时,会把本章的重难点先简单勾画出来,然后听课的时候会反复把这块内容听几遍,然后过教材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去看哪一块是自己比较薄弱的地方,或者是老师的课程中没有讲到的地方。
这样一来,课程和教材之间形成了完全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自然效率能大大提升了。
包括在不同科目的复习方式上也是如此,像会计、税法、财管这些计算题比较多的科目,除了常规复习外,还按照公式的结构和原理归纳总结出了一系列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理解公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一点就是思维导图,她说这是很多学霸都推荐的一点,她自己也非常受用,但是思维导图一定是要自己亲手去做,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记忆的惯性。
用小姐姐的话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一天、一周、一月慢慢的坚持下去,这才是成功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法”。
现在对自己“狠”,未来才会拿到自己想要的成绩
拿到CPA六科专业阶段证书时,小姐姐说她准备延续前一年的状态,边工作边准备综合阶段考试,同时准备在职研究生考试。
因为现阶段,CPA证书只是自己在这个行业立足的第一步,想要正式跨入证券行业,跳到一级市场感受投行那种部门的工作状态,还需要更多的工作经验,以及更高一级的学历证明。
CPA学姐想到了之前采访过的那些CPA六科学霸们,从函授大专一路到函授本科,到CPA,还要考在职MPAcc的90后小伙王烽,跨专业从电气自动化直接转行到会计,每天学习12小时,一年过六科的小哥哥赵帅。
对他们来讲,CPA都是一道非常非常难的坎儿,但又是他们的职业路上一个很小很小的开始。
其实不只是会计行业,不只是CPA证书,考什么证书都是如此,只有现阶段对自己“足够狠”,未来才会拿到自己想要的成绩。
这个行业中,一次过六科CPA的大有人在,但更多的是连考个初级都要祈祷半天的考生,或许他们之间差的更多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坚持、狠劲儿。
现在距离2021年CPA考试还有8个月的时间,一定要提前开始学习备考了,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能为了自己的职业梦想拼一次,也相信每个人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