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难考?参加过注会考试的人想必都有一种感受:注会考试难!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册会计师证书含金量才能体现。也正是因为注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才要努力通过!
对于注会难度的了解:注会考试通过率图
通过率
上图是注册会计师考试协会公布的通过率图,看起来每门科目的通过率都不是很高,但是我们也不要被这个数字所迷惑,因为事实上这个通过率低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注会考试每年缺考人数太多,这直接导致注会的通过率降低,因此大家备考注会,也不要被其所谓的难度吓倒,每年通过注会的人也大有人在。
关于注会科目的难度分析图:
难度分析
在2018年的CPA难度调查中,会计难度为3.28,审计为3.49,财管为3.22,经济法为3.49,税法为3.01,战略为3.98。
在2019年的CPA难度调查中,会计难度为3.67,审计难度为3.71,财管难度为4.54,经济难度为3.85,税法难度为3.84,战略难度为3.88。
总体观之,CPA的考试难度呈上升趋势。
注会考试的难度众所周知,以及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低通过率,是千千万万个考生忐忑不已的问题,更是有许多人因为这些数据打了退堂鼓,与注会证书失之交臂。
在此,高顿CPA小编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注会考试的通过率,不用魔化注会考试的难度,若说不难是不可能的,但通过率不过是一组既定的数据,不能决定每个人的水平。
能否一举拿下证书,还得看那些伏案学习的日日夜夜!
注会难考,因为难考才要通过!
注会考试,因为有难度我们才要通过:
根据中注协的规定,注会考试的频率为一年一度,考生一年可以根据自己意愿搭配报考科目,一年可报考1到6个科目。
高顿CPA小编比较推荐各位考生报考2到3个科目,可在两三年内考下注会!
其中,会计、审计和财管被誉为注会考试的三座大山,以大山的巍峨险峻比喻这三科的难度,一般不建议考生一同报考三个科目。
会计是注会入门的基础,学习其他的科目需要会计的基础,所以建议考生将注会作为第一科报考的科目,有利于后续的学习。
税法的内容和会计息息相关,建议和会计一同搭配学习。
很多人都关注CPA该怎么学,其实是一个误区,CPA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听课。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能付出时间,一般问题不大。问题主要出在了该怎么复习,复习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有没有学会。
这里给大家推荐5遍复习法:
这里要稍微补一点心理学知识,人的知识习得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机械式的重复只能刺激短期记忆,真正的深入学习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学习同一个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5遍学习法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强化一个知识内容,以此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第一遍:听课。跟随老师的思路,把关键的内容记录下来,听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听,要看,要写,甚至跟着讲,调动多种感官一样可以达到更高的学习效果。
第二遍:例题。例题都是精中选精的题目。而且例题往往是跟相关联的讲义内容放在一起的。一定要通过例题,回顾这些知识点,要做到错误的选项如何改对,出题点在哪里。对的选项可以怎么改错来迷惑考生。
第三遍:框架梳理。课后不要马上做题,而是应该把讲义回顾一遍,从整体框架上拎出重点再过一遍。这一遍完全是自主思考的过程,非常关键,能否相对完整地回忆起老师课上讲授的内容是衡量的主要标准。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顺不下去的,要及时回到课程回放中巩固。这一步与第一遍的间隔时间在1-2天为最佳。时间短容易造成依赖短期记忆背记,试讲长了回顾的效率就变低了,会拉长学习时间。
第四遍:习题训练。一定要选择好的题目训练,CPA最好的题目就是真题,没有之一。反复训练不会错。但是反复训练的过程不要只是选出答案,而是要自己给自己讲这道题目,才能达到更加熟练的目的。
第五遍:整体的串联。注会考试中涉及跨章节的关联,单一章节的回顾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一段时间结束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关联性强的章节做系统回顾,能够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那一刻会觉得自己真正懂了,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