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名条件上看,能考中级的话,也符合报名注册会计师的条件。但是这两者一起备考的话,还是要制定一个可行的备考计划。
  了解考试科目
  中级的考试科目有3科,考试科目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考生需要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3门科目,才能获得中级证书。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和《税法》,考生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6门考试科目,才能获得注会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中级和注会一起考,大家都这样搭配科目!
  在这两个证书的考试科目中,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和注会的《会计》,中级的《经济法》和注会的《经济法》,中级的《财务管理》和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内容有很多的重合部分。另外,中级的考试内容相对注会的考试内容要简单些。
  选择报考科目
  决定两者同时报考,在选择科目搭配的时候,主要是以中级为主。一来,中级的各科的考试成绩有效期只有2年;二来,中级的考试科目相对简单,有了中级作基础,在备考注会的时候,就轻松很多了。高顿CPA推荐以下方案:
 
中级和注会一起考,大家都这样搭配科目!
 
  方案一:中级全部考试科目+注会《会计》,中级全部考试科目+注会《经济法》
  注会中的会计是基础科目,学好会计,在学财管等科目的时候,才能稍微不那么吃力。但是会计难度比较大,为了减轻考生备考压力,不妨选择经济法。因为经济法偏文科,想对比较简单,在注会考试科目中,和其他考试科目的联系性不大,可以单独进行学习。
  方案二:中级全部考试科目+注会《会计》+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中级全部考试科目+注会《会计》+《经济法》
  和中级同时备考,若打算兼报注会考试科目中的2门考试科目的话,首先会计是必选的,理由是会计师注会中的基础科目,另外和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有知识点的重合。为了方便备考,财管和经济法中任选一科。站在考试难度上讲,财管相对于经济法难度更大些。
  方案三:中级全部考试科目+注会《会计》+注会《财务成本管理》+注会《经济法》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如果基础较强,或者学习时间充足,在报考中级的全部科目之后,可以同时报考对应的相似度较高的会计、财管和经济法。
  中级和注册会计师在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上也不存在冲突,只要符合报名条件,考生制定学习计划,备考过程中好好努力,将两者一并顺利考过,也不是不可能的。
 
中级和注会一起考,大家都这样搭配科目!
  推荐阅读:
  ▍本文高顿CPA原创,作者LeiLizhen,转载请务必保留此处信息,本网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