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财务机器人的出现,财会界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想要为自己未来谋得一个好的发展的财务人纷纷加入到注册会计师的备考行列中来。然而,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改革的传闻,让很多考生担心自己是不是已经报不上名了。
 
2018注会报名条件改革是真的吗?
  高顿CPA在此告诉各位考生,2018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并没有发生改革,请各位考生安心为考试做准备。
  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未来改革的可能性,我们来详细分析:
  1、限制专业
  在所有关于注会改革的声音中,限制专业无疑是呼声最高的,同时也最备受争议。
  从现在的行业和专业毕业人数来看,财会领域的人员基数很大,不管是出于行业保护的角度,还是挑选人才的角度,本专业人员基数已经足够,完全没必要从全行业中去筛选。
  而从可行性方面考虑,限制专业的难度比较大,司考能限制专业,是因为法学的定义比较单一,但注会的就业面非常广,财会专业划分也很多,该限制什么专业,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2、限制学历
  注会的报考人数多,其中有一点就是因为报名门槛低,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取得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即可报考。
  所以注会的报名人数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基础是比较差,或者是单纯抱着拿证的目的来报考的。
  因此很多考生提出,既然是“财会第一考”,就应该限制本科以上学历才能报考,如果是专科学历的话,修完成人本科也可以报考。
  就人才筛选而言,这个观点的提出无可厚非,但就公平性而言,实施起来也会非常难。
  3、限制工作年限
  关于限制工作年限,很多考生搬出了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报考条件,觉得既然中级职称都需要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为什么注会不能限制在财会行业工作满两年的人才能报考呢,这样对于注会的通过率以及之后的实务能力的提高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实这一点用注会的考试机制也能解释的通。
  注会虽然没限制工作年限,但也是拿到大学毕业证以后才能报考,大四应届生也可以报考,而且注会的专业阶段规定是五年时间考完六科,即使效率比较高的考生,考完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起码需要3年的时间,大多数考生的时间都在4—5年,所以再要求工作年限的话,时间跨度太大,针对这个点改革的可能性很小。
  4、限制考试次数
  注册会计师现在沿用的考试制度为5年6科,对于考生具体参与的次数不做任何限制,所以8年抗战、甚至10年抗战屡见不鲜,也曾见过有考生将每年参加注会考试当做一种仪式,提醒自己仍需不断奋斗。严重的缺考、高比率的裸考,直接或间接的降低了注会考试的通过率,由此形成的“注会过难”的评价又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负担。
  可能是由于过低的参与成本以及不加限制的考试次数,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放弃学习与考试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并不是引起多么大的物质损失。未来,相信注协会通过一定的途径来提升每一位考生的参与成本,限制参与次数、设置缺考处罚、提升报名费用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举措。
 
2018注会报名条件改革是真的吗?
  2018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具体如下:
  1、专业阶段报考条件:
  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②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2、综合阶段报考条件:
  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②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3、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
  ①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②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停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满足上述报名条件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报系统报名交费。
  2018年注册会计师报名时间:2018年4月2-28日
  相关链接:
  本文由高顿CPA jiangjiabi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