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作为财会领域公认含金量极高的证书,考试对考生的要求却非常的接地气。根据最新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可知,考试对考生的学历要求不低于大专,专业以及工作经验均没有做任何限制。
  在校大学生由于暂时不具备毕业资格,不能报名参加注会考试。但是中注协专门为应届生开辟了一条报名通道,可在获取毕业证书后补录证书编号。下面为各位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些备考注会策略。
  大一至大三学生(以四年制大学为例)备考注会策略:
  大一至大三学生暂时不能报名参加注会考试,可提前为考试做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很难,能够提前为考试做准备将具备更大的优势。具体优势如下:
  一是时间优势:大学生在校有较多充足的、自由的时间安排学习,而且学校还有着图书馆、自习室等学习氛围非常好的学习场景。
  二是智力、精力:在校大学生正处于智力高峰时期,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甚佳;不仅如此,很多财会金融专业的大学生也会设有很多专业课程,和注会考试各个科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边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一边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两边可以互相促进、巩固。
  既然存在这么多先天优势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将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一科科地攻破,会计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最基础的课程建议优先学习,学好基础性的科目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帮助会很大。各科目备考策略如下:
  1、会计
  既然是注册会计师考试,那么会计这一关一定要过。然而这门课重在理解,生涩的概念里包含的活生生的经济业务,理解业务背后的经济实质是关键。能够准确区分各个概念,准确判断计量方法,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分录怎样写最标准,那么离你过关就不远了。如果能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损益类科目借贷方关系;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资产类的初始、后续计量和转换;合并报表、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熟练于心,那么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
  教材上的知识点和四维考霸辅导书上的题目供大家加深理解,考生要注意每道题目答案的不同,着重思考每一笔分录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财务成本管理
  财务成本管理有的人觉得相对简单,但是对于对数字不敏感的和零基础的学员来说又是一个难点。那么和会计搭配起来报考的考生,可谓是明智之选,如果放在会计之后报考也是会降低难度。还是那句话生涩的概念里包含的活生生的经济业务,理解业务背后的经济实质是关键,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3、审计
  要说难度,审计比会计还要艰涩,这是大多数考生共知,对于此科目,建议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已报班学员需紧跟老师的步伐,这是唯一降低难度的捷径,这比自己学习起来要容易理解。要对书的结构有一定了解,慢慢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多做题,对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在这安慰你一下,放后面,好好学。
  4、经济法、税法、战略
  比起会计、审计,这三科相对简单,且容易理解。牢牢把握重点内容并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需注意做题正确率。如果同时报了多个科目的考生,可以穿插着复习。多年后你会觉得税法、经济法中个人所得税、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物权法的原理还挺有用,战略也成为了你开拓视野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校大学生可以报考注册会计师吗?
  应届生备考注会策略
  应届生即将面临着毕业,备考时间相比于非应届生就没那么充裕了。务必抓紧时间,全力以赴。备考注会前首先需要搭配好毕业后首次要报考的科目,具体搭配方案如下:
  1、如果是事务所发展方向:建议会计+审计+税法
  这三科组合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是大学生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学习能力强,三科的学习任务虽然繁重,但是回报比较大,建议以会计和审计为主,去事务所能够比较快的上手。
  2、如果是企业发展方向:建议会计+税法+财管
  进入企业工作,会计和税法的知识是很必要的,首先能够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有一些基本了解,加上实务工作锻炼,短时间内对于企业会计或者出纳工作能很快上手。
  3、如果工作方向暂未确定:建议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
  选择这样的组合,前提是每天学习时间能保证4小时左右,一个是因为会计和审计难度最大,多利用在校有利条件搞定了,以后工作后学习压力会小很多;
  另外是学习审计能够让自己多一条选择的职业道路,做财务工作到事务所锻炼一下还是很必要的,所以做好双重准备,至少在学习上应该打好基础。
  4、学习时间较少:建议报考会计+税法/会计+财管
  主要考虑到会计是基础,财管和税法考虑到科目联系问题,对于理科背景的可以考虑财管,文科背景的考虑税法。
  最理想的组合应该是会计和税法,一个因为联系比较紧密,另外是难度稍微小一些,主要能够为企业工作方向打好基础。
  5、基础扎实,学习时间充足:建议尝试一年过六科
  如果考生在校学习时间充足,学习基础扎实,学习能力高,可以勇敢的选择一次过六科,为毕业后拿下理想的工作添砖加瓦。
  推荐阅读:
  ▎本文资料部分来源互联网,由jiangjiabi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