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批又一批的财务学习纷纷将注册会计师列入自己的奋斗目标。注册会计师报名门槛低,但是考试难度却非常的高。每年过百万的注会备考大军中通过考试的寥寥无几。
  备考注会我们首先面对最大的问题便是考试科目搭配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包括了六个科目,想要一年通过全部科目考试对于绝大多数非全职考生来说显然不太现实。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搭配考试科目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考霸们的科目搭配建议供参考。
  备考时间有限的考生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要求考生们在五年内通过全部科目考试,稳妥起见,我们在一年内报考两到三门较为合适。
  1、报两门的方案:
  (1)会计和审计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一般来说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会计是审计的基础,只是二者是站在两个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审计中十三章到十六章属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结合的部分,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会计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
  审计中的调整报表的分录实际上就是在会计分录基础上,把涉及到的调整科目换成了最终的报表项目,虽然表面上看会计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差异很大,其实两者的渊源是一样的;
  就是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考虑,涉及到了企业内部信息流转,这个流程本身也是需要会计知识做基础的;
  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
  (2)会计和税法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会计和税法的结合还是比较紧密的,各种税金的计算,直接关系到会计“应付税金”这科目的总金额,同时还关系到各个费用、所得税、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递延税款等一系列科目的总金额。会计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同,那么在会计里税金计算错误,其他数据也不对了。还有就是所得税的问题是贯穿会计全书的一根主线,不管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是收入确认一章,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还是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也是贯穿起来的一个主线,所以对于税法知识是否了解将直接影响递延所得税的分录处理。所以当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逐渐加强了。
  所以学习会计的时候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整体把握会计教材帮助都是很大的。
  (3)经济法和税法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经济法和税法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但是税法不属于注会经济法范畴。而且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简单,对于比较畏惧注会的考生来说可以拿来练手,先建立自信。
  (4)财管和风险管理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新考试制度下风险管理主要来自现行制度下的财管,那么财管和风险管理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新制度下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了,风险管理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又有审计中的理论内容,比如内部控制的介绍,是个比较综合性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风险管理的学习。新考生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在于新制度改革之初,风险管理的难度还不是很高。
  (5)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新制度下的风险管理科目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学员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审计程度千差万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就比如存在认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认定是顺查法,不变的是原理,变的只是票据和内控的说法,大家还是应该了解清楚这个本质。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怎么搭配?
  2、报三门的方案:
  新制度因为有六门,所以建议一年三门的速度报考,加上最后的综合阶段测试,大致三年通过注会,这个速度是比较合适的,超过三年了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学习综合测试的时候还需要重新学习之前的科目。
  (1)会计、审计和税法
  难度:★★★★
  这个组合中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都比较紧密,而且税法难度并不是很难,推荐度
  (2)会计、审计和风险管理
  难度:★★★★
  这个主要是考虑了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而且第一年新制度下风险管理难度不是很大,所以考一考还是值得的。
  (3)财管、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
  这个也是考虑了风险管理和审计的联系,三个科目互相促进。
  (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
  这个主要突出的是会计和税法的关系,经济法搭配主要是从难度上考虑的。
  (5)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税法或者经济法主要也是难度的调节。
  (6)财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7)其他组合,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加上税法或者经济法作为难度调剂
  这样的报考方案比较省力,而且进度符合一般人的情况,新考生是可以重点考虑三门的报考方案的。
  如果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可首选会计、审计、税法等科目;如果是非会计专业的考生,可首选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科目,因为会计和审计科目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怎么搭配?
  备考时间较为充足的考生
  “学习时间多”考生的报考,在选择上更加自由,报考科目组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但通过对很多注册会计师考生的调研来看,往往过于宽松的学习环境,并不一定就能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这与人们行为习惯有关。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不紧张反而不能有效果,如果精神适当的紧张,学习效果还好一些。所以,对于那些全职备考的考生而言,尽管自己每天有很多的时间来学习,但往往由于时间多,反而不珍惜,导致时间无谓的浪费,学习效率低下,最后并没取得好的成绩。与其这样,不如多报考一些科目,学习的劲头会更大,通过考试反而更容易。
  1、报考四门
  1.会计、审计、税法和经济法
  2.会计、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3.财管、风险管理、审计和税法/经济法
  4.审计、风险管理、税法和经济法
  其他方案主要考虑到自己的基础和未来的计划。
  2、报考五门或者全科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比较简单的或者自己擅长的科目。个人认为报四门以上,就没什么最优组合了。
  鉴于这类考生备考时间比较充足,网校教学专家建议此类考生要尽早开始备考复习,可以从基础做起,抓住重点难点考点,系统地掌握科目知识。另外,针对因为学习时间充裕而可能出现的懒散问题,专家建议考生跟着网校学习计划和名师指导走,有了合理的学习指标和学习规划,可以有效避免懒散情况。  >>立即试听高顿CPA在线网课
 
  ▎本文资料部分来源互联网,由jiangjiabi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