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人员来说,持有注会证书,就好比给自己镀了一层金。注册会计师站在金字塔顶,地位毋庸置疑。正因为重要,所以门槛高;正因为门槛高,所以含金量高。事实上,大多数人会因为注会考试难,对注会证书望而却步。
  一、科目多,书本厚
  以CPA为例,考试分专业阶段共六门考试,综合阶段一门考试。一共七门。如果你只看课本,是不用想过的。至少需要搭配一本辅导书。以2016年的注会考试教材为例。会计课本598页,税法559页。专业阶段六门的话,接近3000页(审计更厚,但战略比较薄,以下所有的计算,只是大体计算而已)。实测会计+税法,书+辅导书厚度为8.5cm。六本书+六本辅导书厚度应该是25cm左右。
  知识点看起来比较快,但是一页的习题做下来,还是非常耗费时间的。看书的速度按照8页/每小时来说的话,看完这6门需要825个小时。学习过程中,你需要听课件,做习题。课件难点需要听2遍,我一般是加速听。这些时间都可以折算到8页/每小时中,但是你复习的时间,做考前的模拟题的时间,都没有计算。保守保守算上,你就需要1000+小时才能完成专业阶段。
  二、考试周期长
  注册会计师一般出书是四月份,考试是十月份,中间你有六个月左右的复习准备时间。1000个小时的最保守估计,六个月内,每天不停学习5.6个小时。
  一年通过专业阶段的凤毛麟角。即使你学习时间很充足,咱们还是按照2年来通过专业阶段吧。因为还有综合阶段,所以,你最顺利需要三年才能考下这个证来。
  三、书本难啃,试卷为难你
  书本的难啃程度属于偏难的。虽然都是些会计大牛编的书,大牛来编书,是因为大牛搞学术搞的好,并不代表编书编的好,会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至于考试的试卷呢,就更奇葩了。
  举个例子,2009年的会计关于每股收益的章节,一共10页。学习的时候,面授的老师(那会本科能报名,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办了一个面授班)说:这个大家自己看看就行了,最多也就是考个单选题。
  结果考了一个9分的计算题。纵观全书,难点章节是重点章节,不难的章节也是重点章节,厚的是重点章节,薄的也仍然是重点章节。总结一下就是:全书都是重点。我个人认为出题人的宗旨就是:怎么难怎么考!
  四、主观上难在哪?
  1、从借口出发,没时间?是缺乏时间管理,还是未养成一贯的对时间的懒散态度?改变一个人对时间的观念和时间管理的态度和意识,这个你说难不难?
  2、从自我的管理角度备考就是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从学习到考试的输出,如果进行这个任务的活动管理,建立起一套任务的管理计划,任务的管理效率,跟踪等你说难不难?
  3、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效率点一个人学习的效率点,有的人很难自己找到,那么你要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效率点这个事情难不难?
 
cpa难考吗?为什么大家都说注会考试难?
 
  推荐阅读:
  问题一:备考会计,担心明年难。但是会计又是基础,怎么办?
  解决方案:会计是整个注会科目的基础,与其他科目紧密相联,因此很多人建议第一年的备考科目**会计。但是鉴于2017年的难度,考生都有所顾虑。在这的建议是,会计的基础位置是无疑的,通过会计,学习其他科目也会事半功倍。但是考生也可以选择一门与会计相关性不是很强的,例如财务成本管理。这样选择也是有好处的,注会是5年通过6门的政策,如果没有在规定的5年通过,第一门科目作废,会计难度较高,重新学习难度较大,选择简单的科目防患于未然。
  问题二:如何科学的进行科目搭配?
  解决方案:科目搭配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搭配。如果自己的基础非常的好,会计与审计搭配是良选。基础较薄弱,但是记忆非常好,可以建议选择经济法,在此基础搭配会计,利用最少的时间通过经济法,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会计。如果自己第一年只想要考一门的话,只报考经济法也是可以的的,但是务必要注意的是时间的问题,5年必须通过6门,不然过了五年期限,第一年的考试成绩将会作废。
  问题三:要不要考虑培训班?
  报培训班是很好的选择。有老师的指导,系统进行学习,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有浓烈的学习氛围。但是培训班的费用不会很便宜,所以如果自己是必过的心态,培训班一定是很好的选择。在这里推荐高顿CPA,不仅有上财6大名师的师资力量,还有特色的课程以及先进的培训系统,一定会带给你不错的感觉。
  ▎本文资料部分来源互联网,由leilizhe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