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注会就好比古时候带兵打仗,是需要讲究战术的,盲目的冲锋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学习之前,我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搭配好要报考的科目。
  会计作为注册会计师全部考试科目中最基础的一科,建议考生们优先选择。具体搭配建议如下:
  1、报考一门:会计。只报考一门建议从会计开始,从此开始注会的学习旅程,注意打好基础,不要只为了60分通过,考虑到会计的重要意义,学习不好同样会影响到注会整体的学习。
  2、报考两门:会计+税法/财管。税法的所得税学习对于会计的学习很重要;而会计的学习对财管的学习也很重要。不过财管和税法相比,税法更合适一些;另外有人建议“会计+审计”的报考,这里不做重点推荐,因为审计学习需要会计基础,而审计学习周期长很多,所以无形中这个组合时间学习会更长,报考应慎重。
  3、报考三门:会计+税法+财管。会计和税法的学习可以明显促进财管,所以财管不宜单独报考,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内部联系。财管的学习上位于会计之后,学习周期不是很长。
  4、报考四门:会计+税法+财管+风险管理。主要考虑的是难度问题,而且也是学习时机的问题。因为风险管理适合在财管之后学习,学习顺序上与税法可以并列,位于会计和财管之后,总体上不是太影响注会的整体安排。
  5、报考五门:会计+税法+财管+风险管理+经济法。经济法的特点是适合考前三个月左右开始学习,所以增加经济法并不会影响大局。学习安排上风险管理可以安排在经济法之前,也可以并列学习。
  6、其他选择。从税法、经济法开始也是一种避重就轻的报考方法,但是也给后面增加了学习任务,因为会计、审计和财管的学习再以后会压力比较大,所以从会计开始学习的方法既能打下注会的坚实基础,也能够做好两年通过的打算,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妥的。
  对于在校学生:在校大学生完全可以在首次报考注会时报三门以上,基础好的考生甚至可以一次报六门。首次报考时,可以报会计、税法、审计这三门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科目,会计和审计的难度相当大,在校大学生们时间充沛,可以细细专研备考,即使没能在大学期间六门全部通过,但通过了会计与审计也是给自己大大的减少了压力。在校生甚至可以在这三门的基础上再加报经济法和风险管理这两门补充科目,如果对自己有信心,高顿网校小编完全支持一次性报考六门。
  对于职场人:初入职场的在职人员时间不像在校生那么富余,但为了能在财务工作领域中大展身手,会计跟税法在首次报考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在会计事务所的职场新鲜人,那么首次报考时除了会计与税法,还要加报审计。当然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如果工作特别忙,就相应的减少报考的科目数量,如果工作比较清闲,也可以在多报几门。
考注会先考哪几门 哪个科目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