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的六门课程看似截然分开,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中一门的误失很可能就产生蝴蝶效应,直接影响了你能否能拿到CPA证书。
  会计难度大。
  做为大楼根基的会计是CPA的核心,是六门专业课中理论系统最为完善,知识架构最为稳定的科目。同时也是六门专业课中*10需要学员花费大量的心思比较深入钻研的科目。会计这门课重在理解。理解所有的概念,吃透彻这些概念,明白每句话背后引申的意义,然后还要注重各个概念的区分。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弄清楚: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这三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应该如何做分录。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的借贷方关系,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交融资产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会计教材每个知识点之后有对应的题目供大家练习,从而加深理解,考生要注意每道题目答案不同的原因,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分录,以及数字的准确性。
  审计决定性。
  审计作为大楼的支柱是CPA中难度系数比较大的科目,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审计工作是在会计工作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会计基础一定要有。对于备考,要求充分理解审计各个环节和教材的主要内容,对于评估、监盘、抽样、职业道德、质量控制等这些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必须要理解透彻。审计考试中,有一类题型是简答题,因为答案中涵盖有关的知识点,所以一定要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会事半功倍。如果理解不了,也一定要死记硬背。
  由于审计难度较高,因此把会计和审计分开报考通过的概率比较大。如果一次没过,也不要灰心,再接再厉就是了。
  税法是意义重。
  拿下会计和审计以后,CPA这栋大楼便没有大的框架了,如果会计是大楼的根基,审计是大楼的支柱的话,那么税法就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墙面。税法的备考战略虽然和会计大同小异,但是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原则。一定一定要熟掌握我国三大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不管是它们的概念、纳税人、适用范围还是它们不同情况的计算方法,因为这是每年注册会计考试的必考点,同时,还要知道营改增项目有哪些,该如何计算。
  其他的各个小税种: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资源税、城市建设及教育费附加税等也不容忽视,即使是零散的小税种,知识点也有很多,但是有规律可循,考生可以按照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税率、计税依据、征收范围这几个大类进行总结,将知识归类对比,更有利于记忆。
  财管、经济法和风险管理是大楼楼顶,不可少。
  有了之前的三大结构,你的摩天大楼已经趋于成功。你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实力,剩下的几个科目基本上没有大的问题,财管是稍微有些难度,需要稳中求过。首先有了会计和税法的知识作为基础,财管中筹资、投资、价值评估、成本核算等章节内容的难度降低不少,就可以基本搞定了,尤其是对于租赁内容的理解,而这些内容是之前内容的综合运用,难度是相当高的。另外风险管理和经济法难度并不是很大,虽然和其他科目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但是本身学习起来毫不费力。而且经济法和风险管理这两个科目都适合在考前三四个月学习,另外是有了其他科目的经验,剩下的这两个科目基本上没有难度可言。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熟所有知识点,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也要善于总结公式,这样,你就会发现很多知识点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变得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