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注会考试难度大、跨期长,但是报考门槛并不高。每年3月初报名,到9、10月考试经历漫长的6个月,最终真正进入考场的同学其实少之又少。一个人如果没有参与真正意义上的备考,是不会浪费时间选择进入考场经历2-3个小时熬人的机考测试的,也正因为如此,CPA多数年份的出考率不足40%,一个3、40人的考场只坐着10个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此小编要说,但凡进入考场答题的同学实际上都是有一定功底的,他们至少判定自己有勇气坐在考场的答题机前,而结果就是,多数考没及格的同学成绩也不会太差。
  50分以下的成绩说明这一科复习并不全面或者分配的时间还不充足,那么二战的你扪心自问,一定知道CPA不是个临时抱佛脚的考试。
  但如果你已经做完了练习,复习过所有的章节内容,仍旧只是50多分,甚至是55分以上的分数,小编建议你不要放弃,想想看,你离通过这门考试其实只是几道单选的距离。再给你一次机会,现有条件下你只需要临场发挥时多答对2道单选、多选,或者多写出1道简答题,或者补上一道综合的几个小问,你就可以实现梦寐以求的60分万岁了。这个时候,你应当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
  为了帮助就差一点点的考生朋友顺利通过考试,小编总结以下四轮复习方法:
  *9轮:(4.1~7.31)
  这一轮复习,是最详细的,也是耗时最长的。先听录音,都是两倍速听的,在完成一个科目的复习后,我会做一套题目,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也为了防止遗忘
  第二轮:(8.1~8.31)
  第二轮我主要是提高解题速度和通过练习来巩固记忆。这一阶段,没有使用上述提到的所有资料。其实资料很多都是重复的,*9轮复习得好的话,第二轮就不需要再看这么多资料了。用辅导班的习题班讲义,每完成一科的复习,我又会做一套模拟题检验学习效果以及巩固记忆。
  第三轮:(9.1~9.30)
  第三轮复习,我进入了模拟测试阶段。这一轮复习,我先看辅导班冲刺班的讲义和听冲刺班的录音。然后就做模拟题。用的资料是最后六套题和冲刺班讲义。大概六天完成了每科两套题和所有冲刺班录音。后面的四天,就全部做模拟题,又每科完成两套。
  第四轮:(10.1~10.10)
  这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主要是看题目、背知识点。把以前几乎所有的资料,没记住的地方,再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