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战略分析——内部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1.企业内部资源的构成
①有形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
②无形资源(品牌、商誉、技术、专利、商标、企业文化及组织经验等)
③组织资源
企业的内部资源条件决定了其能否和如何有效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并消除潜在的威胁,从而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
资源审计
1.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
2.稀缺资源
3.不可被模仿的资源
4.不可替代的资源
5.持久的资源
2.企业能力
①研发能力
②生产管理能力(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即生产过程、生产能力、库存管理、人力管理和质量管理)
③营销能力(可以分解为:产品竞争能力、销售活动能力和市场决策能力)
④财务能力
⑤组织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衡量:A.职能管理体系的任务分工;B.岗位责任;C.集权和分权的情况;D.组织结构;E.管理层次和管理范围的匹配)
3.能够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主要包括
①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
②稀缺资源
③不可被模仿的资源
④不可替代的资源
⑤持久的资源
4.核心竞争力的辨别方法
①功能和资源分析
②过程系统分析
5.评价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①企业的自我评价
②行业内部比较
③基准分析
④成本驱动力和作业成本法
⑤竞争对手的信息
6.基准对象的选取标准
①占用较多资金的活动
②能显著改善与顾客关系的活动
③最终影响企业结果的活动
7.基准分析法类型
①内部基准
②竞争性基准
③过程或活动基准
④一般基准
⑤顾客基准
8.市场竞争总论
①存在大量同质的竞争者
②行业增长较慢
③较高的沉没戚本
④缺乏产品差异化
⑤仅靠大规模取得优势
⑥竞争对手时常更换
⑦较高的战略性投资
⑧较高的退出壁
9.资源分析的五个方面
①实物资源
②无形资源和其他资源
③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
④技术资源
⑤财务资源
10.三种最常见的价值链驱动因素
①市场差异化
②质量保证
③链条组织
11.价值链中的五种基本活动和四项支持性活动
12.价值链中资源分解与描述
①识别价值活动
②识别成本或价值驱动因素
③识别联系(活动之间的联系具有以下两个作用:a.活动之间的联系表示企业需要统一
规划这些活动。b.企业通过权衡各种活动的成本效益来优化活动。例如,对产品设计
的更多投入可以减少对售后服务的需求。)
13.实现差异化的主要途径
①产品质量
②品牌意识
③客户导向
④客户群组
⑤产品特色
⑥服务水平
⑦技术优势
⑧分销渠道
⑨产品线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