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业务是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采购业务面临主要的风险点:

1.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2.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3.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购买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1.编制采购计划。

企业的采购部门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并将采购计划纳入预算管理。

2.请购。

①企业应当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②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③有关部门对于需求部门的申请,应根据主要考虑清单进行审阅。

3.供应商选择、管理和合同。

①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制度或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商清单中的实体进行资质信誉情况进行审查;

②制定内部指引协助有关人员挑选供应商,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就价格、质量、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大额购买时,企业应采用招标分析以确定采购价格;

③选定供应商后,企业应当通过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4.验收。

①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及可用标准;

②规范机构验收人员或专业机构对采购项目的品质、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验收或对大宗、特殊的物品进行专业测试;

③建立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的通报机制,查明原因及时改进。

付款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①严格审查采购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对于内容相符的发票,加盖印章证明。发现虚假发票的,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处理。

②根据国家有关支付结算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对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并评估其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

③强化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请购申请、采购合同、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确保会计记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