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证书没用的,不如CPA!如此言论,真当是偏激+偏见,或许小编该说这位“仁兄”见识太短。“cma证书无用论”这一想法的确存在,无法抹除,毕竟它是国外证书,很多人质疑它的有用性,在国内是否“水土不服”?
 
cma证书
 
  小编说它有用,也动摇不了这些“无用论”者,不如看看这些企业大咖的想法:
 
  先来看看企业CMA持证者的观点:
  “CMA不仅注重提高会员的财务专业知识水平,还强调跨行业、跨专业、跨职能的知识积累和共享,使会员在更广泛范围内理解企业的各项业务。IMA不仅注重对企业股东及相关利益群体的财务报告,更注重企业内部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使管理会计人员可以为企业经营提供更及时、更有效、更专业的财务支持及服务。”
  ——罗鹏,CMA,财务控制,赛诺菲-安万特公司
 
  “CMA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独特的,除证明在财务方面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外,在管理会计方面也有良好的背景,能够同管理层有专业的沟通,告诉管理层问题在哪里,如何进行改变,站在一个改变者的角度上而不仅是一个汇报者的角度来看待企业问题。所以CMA认证满足了中国企业高层管理的角度转变。”
  ——JasonZhang,CMA,财务总监,霍尼韦尔
 
  “CMA课程的设置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宏观的企业战略管理、市场管理、融资投资,到微观的成本计算、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内容不是很深,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但是内容的广度却可以扩展视野和知识结构,启发大家更多地去思考,让一个财务人员感觉到自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个账房先生,而是一个真正能帮到企业,为企业创造财富的管理者。”
  ——陈苏苏,CMA,财务总监,艾蒙斯特朗流体系统公司
 
  “CMA认证很适合具有财务与会计背景的从业者,特别是当你有机会成为高级管理人员的时候,这个课程的意义就更重要。企业管理人员如果具备了CMA的知识体系,他们就能在内部管理种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可以从战略的高度,通过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包括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业绩评价、风险控制等,帮助企业战略的实施。”
  ——陈世敏,CMA,会计学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再来看看政府官员与学者的观点:
  国家外专局副局长陆明:有着近百年历史的IMA,是当今世界管理会计学界最权威的机构之一,有其推出的CMA认证是世界财会领域里的权威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证书的成功引进,是对我国紧缺的高级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
  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很多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引进当今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做好企业成本核算。相信IMA进入中国,可以帮助中国培养目前我们急需的管理会计师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
  国务院国资委群工局局长谢俊:在中央企业开展国际化人才职业资格认证CMA培训,是为了适应中央企业‘走出去’实行国际化经营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迫切需求。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会计学教授于增彪教授:中国管理会计发展已经进入了a1机遇期,企业经营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是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基本动力。
 
  CMA持证人可以从事的财务领域岗位从会计师到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财务分析师、预算分析师、内部审计师、财务经理、财务控制财务总监司库/集团财长、首席财务官(CFO)、首席执行官(CEO)等,方向多样。亚洲持证人数略少于欧洲,占全球的15%,其中中国截止2014年将有越来越多的持证人。高顿财经CMA研究中心的Gill表示,虽然目前数量并不算多,但就报考人数的上涨趋势而且言,CMA证书的普及也是指日可待。
 
  CMA就像一张敲门砖一样,为许多财务人开辟了管理会计之路。我国对CMA的认可度十分高。2010年,国资委下发红头文件到所有央企、国企,选拔优秀人才参加CMA的学习并优先升职加薪。总注协也下文大力推荐学习CMA,朗讯,摩托罗拉、北大方正、卡特比勒等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员明确要求CMA优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