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像是“账房先生”,只用做一些核算的工作,但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继续记账无异于一条死胡同。好在,管理会计为财务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它旨在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是无法被计算机系统替代的。
  管理会计CMA,财会界发展新方向
  高顿管理会计研究中心的Jack研究员指出,管理会计诚如电商的互联网思维,以其对企业管理水平和价值创造的高度重塑力,正在开启财会人新一轮思维与理念的革新,管理会计通过改变财会人的行为习惯,引导财会人站在管理角度,对财会重新定位!
  重塑财会人的行为惯性
  各方专家普遍认为,今年是我国管理会计元年,但事实上,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应用早已启动。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我国企业实行的班组核算、流动资金定额核定法等,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元年”意味着“开始”,管理会计对企业财会人行为方式的影响已初见端倪。从核算角度来看,财会人目前的核算工作相较于以往更为精细,这是管理会计的要求之一;管理会计丰富了财会人的知识结构,“以前财会人可能就是简单地做好核算工作,但现在企业要求财会人还要知道企业的运营情况,并做出相应的预测”;从实质上说,管理会计之所以能给财会人行为方式带来变化,主要是因为其能让企业整体流程和制度发生一定的改变。
  调整核心思维理念
  关于管理会计的核心思想,受访专家的理解较为一致,他们普遍认为管理会计的核心思想在于分析、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管理会计字面上落在“会计”二字,但实际上真正的核心在于“管理、控制”。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不同,管理会计更加强调定量的管理控制。无论是全面预算还是作业成本,其最终的目的是管理和控制,帮助企业实现运营目标。正是因为管理会计能创造价值,所以500强企业越来越重视CMA,比如高顿财经的合作伙伴华为、花旗银行等纷纷开始CMA内训。
  这种核心理念在今后一段时期之内会随着管理会计的大面积推广而充分渗透。以内部控制为例,现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落脚点,资本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都放在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上,这只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从企业层面看,内部控制更强调企业运营的有效性。从管理会计管理和控制的意义上说,企业运营的有效性尤其强调对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单纯的拿来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没有充分的本土化的舶来品,是不适合中国的,随着企业对管理会计需求的增多,高顿财经完成了CMA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用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方法,帮助在职人员快速完成财务转型,对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实践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关于高顿财经CMA
  高顿财经,作为全国*5的CMA教育培训机构,组建了首屈一指的全职CMA讲师团队以及超过150人的学员服务团队,在业内处于领先的位置。今年,高顿财经与IMA协会共商中国管理会计教育的顶层设计,旨在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会计人才做出贡献。截止到目前,高顿财经CMA学员的考试通过率超过90%,累计培养的CMA人才达到5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