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A:熟练程度不够
  一般的人的解题,由如下环节组成:从阅读题干——解题思路——回想知识点——使用知识点——解答,这些环节中有环节的处理速度存在问题。拿旧考纲Part 3为例,180分钟的考试,共110道题,也就是说约98秒要完成一道题目,每一个解题环节都要尽可能缩短。
  如阅读题干,许多学友喜欢在学习CMA的时候依照中文的方式思考,比如一个专业术语,Authoritative (top-down) Budgeting
  许多学员在学习中喜欢去记忆“权威式预算法”,然后记忆意思,而遇到考试中,就必须在阅读时先翻译成中文再进行理解和解题,这个细微的停顿就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因此在学习中要尽可能不去翻译术语和专业表达!将术语和专业表达直接和意义链接,这就将大大提高阅读的速度。
  而解题具体的后续几个步骤,可以在日常的习题训练中不断提升熟练程度。做题训练也是有讲究的。目前许多中国区的学员做的是Gleim或者Hock的题库,自己也去做过一些,一个是觉得题量非常之大,二来是觉得“平行度”很高,做题时很难从难度和熟练程度上给自己一个明显的提升,自己的感觉是需要做一些题库的练习,主要在于“熟手”而非提升,不能单单走“海量”路线。
  个人以为,学员自身要刻意去训练逐步提升做题的能力,由易到难,由疏自熟。我因为参加的是上海财大的CMA课程,上课时候发下是IMA协会的PLC中心配套的LOS系统的练习题,这套题目的特点是简单概念和直观提问的问题比较多,适合在课堂学习后,或者在自己完成*9遍的学习后做,在这个阶段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辨析和记忆和熟悉一些基本的概念,知识和公式。不在于快,而在于弄懂,注意准确率,做题时一定要勤翻书,去对应再次理解书本中的考点。这个阶段会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不断提升,也可以逐步累积信心。
  第二个阶段是提升熟练程度的时候,这个阶段也可以逐步提升,这个阶段可以广泛地做题,如做无论是Gleim啊Hock啊之类的题目。这个阶段的训练要有三个原则,数量、定时、不看书。如每次训练量是40道题目,从一开始可以先用2个小时做,然后在限定到1个半小时做,最后限定到1个小时做完,一个章节的练习题数量要争取做到5-6个40道的题量,也就是说一门课程需要有800道左右的训练量,而每次要脱离书本去做题,即使不会做,也要凭借排除等方式去选出一个答案。等到自己所选定的量完成后,再去看答案,去弄懂解题的要点。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自己在解题速度上不断适应真实的考试,不会在考试中手忙脚乱。
  第三个阶段是要做Revised的题目。IMA协会所提供的免费的Revised题目,是真实从考试中拿出来的题目,与现行考试有相当相似度,有传闻有人的考试中有超过30%的题目与Revised题目高度相似!做Revised题一定要认真仔细,并且要保证一定的速度。
  第四个阶段就是要做模拟考试,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模拟考试,都要当做真实考试来考,时间上要要求更高些,如真实考试时180分钟,则要求自己在160分钟内完成。如果实际的模拟结果还比较满意,基本上您在实力上已经达到了考试通过的要求,只要不出现接下去环节上的问题,通过已经在您的掌握之中!
  原因B:时间控制失败
  真实的机考时,由于无法像纸质考卷一样方便地浏览之后的考题,因此经常出现不知不觉间考试即将结束时才发现有许多题目还未做。(*9次考试时最后的20道题目仅花了9分钟………,不是因为牛,是因为蒙的)。因此考试中,时间的控制尤其重要。只要几个时间控制的原则,一个是每半个小时要查看自己的进度,做到阶段调整;二是在*9遍做题时不要在一道上花超过5分钟的题目上纠结,先通过一定的答题技巧排除掉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猜测一个答案填上,自己做一个标记,留待检查;三是考试结束前留5分钟查看下是否有遗漏。如果还有许多题目还未填上,蒙也要蒙满。
  原因C:答题技巧不足
  快速答题也有许多技巧可以讲求,如排除干扰选项,缩小范围,估算等方法快速解决题目,并非每一道题目都需要详细的分析每一个选项,有时候能够快速排除掉2个选项将大幅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和速度。
网校二维码
扫一扫微信,*9时间关注CMA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CM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CMA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4年CMA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CMA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免费题库:CMA题库   题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