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原因的分析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情况比较严重,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投资风险。上市公司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首先就是能够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就是这种违法运行的成本比较低,最后就是很多上市公司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一)经济效益的驱动
  除享受政府补贴的公益性企业之外,大多数市场化企业的经营行为都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说上市公司通过一些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去获取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在合法、正规的前提之下进行。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实现企业融资,进而股票持有人就与上市公司之间形成了一种合法的委托代理关系,在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安排下,作为代理人的公司经营者其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作为委托人的股票投资者,为此大多数公司都设计了诸如股票期权等类似的激励机制。虽然从长期角度来看,这种制度设计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但客观上,从短期而言则使得公司经营者财务会计造假这一问题愈演愈烈。既然股东的投资过程中主要参考的就是企业的会计信息,那么公司经营者就会为了迎合投资人,采取徇私舞弊的方式以期*5限度地粉饰报表,做高业绩,以获取自身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很多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也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经营者进行会计信息造假。美国安然公司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通过前述一系列操作手法来进行会计信息造假的。
  (二)违法的成本较低
  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所被披露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情况少之又少,而即使被披露出违法行为的企业所遭受的罚款金额也都比较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没有对这些企业进行严厉的整治和处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违法成本是比较低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需要经过利益相关各方的共同参与,例如政府部门、证券公司、相关的律师以及会计师等多重参与才能够实现。在企业的会计信息记录与披露中这些部门不但没有严格执法,却与相关企业合谋串通欺骗投资者,这就导致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行为很难被发现。在目前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中,对于会计信息造假的企业管理者尚没有严苛的处罚措施,对于某些中介部门则也只是通过罚款以及轻微的行政处罚,导致很多中介部门能够不惧法律参与到造假行为当中。
  (三)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讲,就是企业的自我监督机制不健全,经营者在面对巨大的经济效益与遵守政策法规的选择过程中只注重企业的经营成果及业绩,对于违法乱纪行为置之不理。另一方面,企业的内审部门执法松懈,由于工作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导致其很难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违规行为,外部监督也由于利益的驱使而违规操作,丧失其执法的严肃性,美国的安然事件就是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的真实体现。
网校二维码
扫一扫微信,*9时间关注CMA考试时间提醒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CM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CMA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4年CMA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CMA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