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管理会计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而它原本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
毋庸置疑,管理会计对于提振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管理会计师也有助于推动会计人从单纯的记账者向理财者、管理者、决策参与者提升,进而促进会计人员社会公信力、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要让管理会计师成为总会计师的左膀右臂,首先总会计师应成长为CFO,两者是不同治理体系下的职位设置,但相对于跨国公司中作为CEO战略伙伴的CFO们,不少国企总会计师们排名还比较靠后,还只是‘相等于’副总,这面临如何‘进班子’、成为决策者中一员的问题。”刘霄仑表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于增彪表示,要实现管理会计师决策角色的转变,需要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首先在信息受众上,财务会计面向外部利益相关者,管理会计面向内部各级经理;其次,财务会计提供财务信息,管理会计同时提供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一定意义上,财务会计分配企业价值,管理会计创造企业价值;再次,财务会计侧重企业整体,管理会计对企业整体和企业内部构成单位并重。
在财政部的推动下,国内企业将对管理会计进行根本性思考,并开始不断开展管理会计实践与创新。比如制造业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一大批国有和民营企业加强预算管理实践等。
王文京认为,在当今经济和技术环境下,这些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的支持。如大企业会计信息集中、全面预算的控制与考核、风险的预警与控制、内部责任核算及报告等。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企业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实践已经非常成熟。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从会计记账及报告,向以支撑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全面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化需求,也会从会计电算化转变为财务管理全面信息化。
“管理会计全面信息化后,其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王文京说,包括大型企业成本精细化核算、管理与控制,大型企业费用全面管理与控制,大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大型企业财务分析及报告,大型企业内部责任核算及报告等,构成了我国软件企业新的信息化市场机遇与空间。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已经取得优异成绩,财务会计信息化步入成熟期,管理会计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王文京也表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突出成就仍然集中在少数先进企业范围内,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信息孤岛或财务会计信息化阶段。财政部对于管理会计的推动,将成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的重要里程碑,必然会促进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全面转型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