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其一,会计从业者普遍薪酬低,地位低,更有少数会计人员作出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其二,高级管理会计人才严重短缺,企业频繁招聘国外财务高管。面对此情形,中国会计人员路在何方呢?国家外专局从美国IMA引进的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为众多会计人员指引了一个方向,CMA与其他财经认证相比,更注重于培养财务人员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评估能力。
  在我们国家的工资系统里面,会计人员属于内部管理人员,不仅待遇低,地位也普遍偏低。会计人员如何改变自己在企业的地位,获取权威认证无疑是一大良策。CMA一直被公认为国际财经领域的黄金标准,获得了180个国家的全面认可,是美国重量级企事业单位财务从业者的必备证书,与AICPA、CFA一起被称为美国最权威的三大财经认证。CMA的权威性,专业性决定了CMA对就业的巨大帮助,以及就业后令人尊敬的工作性质。CMA的全球公认性可以使你的雇主马上认知你对管理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深度。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士意识到传统的财务知识已难以应对当前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需要。因此,寻求一个能在国际财务领域通行的财会认证就显得紧迫和必要。一个能得到全球认可的财务认证,不仅有利于国际企业财务领域的交流与协调工作,也便于财务信息的传递。 自CMA认证成立以来,工作重点便从两个方面开始推进:其一,弥补传统财务人士的不足,与国际财务领域进行对接;其二,扩大CMA在全球的认证范围,使其成为全球财务领域的主流认证。实践证明,在*9点上,CMA较传统财务人士的优势显而易见;而在第二点上,近几年CMA的发展趋势,也证明这点即将实现。
  CMA真正引入中国也就几年的时间,然而CMA在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时间,让不少财务专家都感到诧异。诚然,一个事物从西方引入中国时,免不了要经历大浪淘沙,最终的结果要么归于沉寂要么洗尽铅华,CMA当然属于后者。CMA自2009年引入中国后,很快就在企业内走红,不少央企、国企等知名企业都支持员工参加CMA的课程培训;国资委也多次下发文件号召企业员工学习CMA课程,以扩大CMA在中国的影响力度。
  政府、企业等不遗余力的支持自有道理所在。CMA是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建立的针对全球的财务专业认证制度,它旨在培养财务人士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使其成为企业的“战略决策辅助者”。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ofManagementAcceountants,简称 IMF)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简历了测试管理会计人员知识的资格认证制度。通过实务界与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建立了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简称CMA)的资格认证制度。
  考核的内容能反映管理会计人员在新经济环境下所需要的能力,它的考试范围涉及经济、财务及管理。财务会计和报表,管理报告分析和行为科学以及决策分析和信息系统方面,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商务、会计准则的发展、报表编制以及报表分析和外部审计等内容。但应试者及时通过了全部的考试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才能成为CMA:
  (1)美国IMF的会员;
  (2)有连续4年从事管理会计专业的工作经历;
  (3)遵守道德规范准则,一旦取得CMA资格,
  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才能保持资格:
  (1)达到持续进修的要求;
  (2)遵守道德规范准则;
  (3)保持IMF会员的资格。
  在一份声明中,IMA的主席兼CEO杰夫·汤姆森(Jeff Thomson)说:“目前,企业对于经过正规培训并获得职业资质的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更甚于以往,此次IMA的薪酬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职业资质能够协助企业识别并招募到合格的人才,与此同时,资质证书也能为财会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选择机会以及加薪的资本。”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3年CMA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3年CMA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2013年CMA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CMA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CMA考试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