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CMA考试中一个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问题——成绩有效期。许多考生辛苦备考通过了一门科目,却因不了解有效期规则导致成绩作废。小编将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帮你彻底理清CMA成绩的有效期规则、证书获取条件和备考策略。
CMA成绩有效期是多久?
  CMA单科成绩有效期多久
  根据IMA官方规定,考生需在购买考试准入费后3年内通过两门考试。如果你在2025年1月支付准入费,必须在2028年1月前通过P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和P2(战略财务管理)。若未完成,
  已通过的科目成绩自动失效
  需重新支付$300准入费(约¥2200)
  已失效科目必须重新考试
  这种3年倒计时机制要求考生科学规划时间。比如2025年新增的2月考季(仅13个考点),可优先报考未通过科目,避免后期考位紧张影响进度。
  拿到CMA证书要满足哪些条件
  通过考试只是第一步,取证还需满足两大核心条件,
  学历要求(符合其一即可)
  教育部认可的三年制大专(含自考、函授)
  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持有CPA、中级会计师职称或ACCA全科合格证书
  工作经验要求
  连续2年管理会计或财务管理相关岗位经验
  可累计计算(如每周20小时兼职≈2年全职)
  岗位需涉及财务分析、预算控制等核心职能
  实习、出纳等非技术岗位经验无效
  若未在考试通过后7年内完成经验认证,需重新参加考试。因此建议考生尽早积累相关岗位经验,避免持分待证的尴尬局面。
  2025年备考CMA要注意什么
  结合最新考情,三个关键提醒帮你规避风险,
  成绩公布周期延长
  2025年中文考试成绩需6-8周公布(如4月12日考试,5月底出分),比往年延迟1-2周。建议考后保留详细答题笔记,便于若未通过可快速定位薄弱点。
  考点资源紧张
  临时新增的2月考季仅开放13个考点(如北京、深圳),且考位预约截止前7天常出现满员。推荐考生在注册截止日(如1月6日)前完成考位锁定。
  继续教育新规
  2025年起,持证者每年30小时继续教育需包含至少3小时数据分析技术课程(如Python财务建模)。未完成将影响证书有效性,可优先选IMA官方的线上研讨会抵扣学分。
  CMA单科成绩3年有效,证书需7年内满足学历+工作经验要求。2025年考生尤其要关注成绩发布时间延迟和考点限额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