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7月29日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结束已经有将近一周的时间,可这次考试的一大特点却任然让考生们记忆犹新,那便是“难”。甚至一位参加过CPA(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这样形容这次考试“简直难度快赶上当年考CPA的时候了”,事实真的有这么“夸张”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CPA是怎样一步步变难的:
    事实上,当年的CPA考试还是相对简单的,1991年12月7-8日,第一届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拉开序幕,共有2.3万余人参加,考试科目仅为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4科,而且是薄薄4本。
    从1995年起,经济法科目分为经济法和税法2个科目,考试科目相应由4科变为5科,但内容仍为薄薄5本。2009年,财政部下令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科;第二阶段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1科,科目多了,课本更是逐渐增厚。
    至今,CPA考试已经拥有100万报名人数,通过率仅为10%,不仅考试周期长、通过率低,而且考试题型多以出其不意着称,已拥有全国第一难考证书的“美誉”,一位参加过CPA的考生戏称“真的是怎么难怎么考,简直全书都是重点!”。
    那么,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是否真如考生所说像CPA那么难呢?
    首先还是要肯定考生所说的“难”字,的确,7月考季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的难度增加十分明显,但这一发展趋势与CPA十分相似,从2009年CMA作为唯一由国家部门正式引进的国际化财务管理认证引入中国,当时考试有4科,但难度不高;2012年IMA对中文版CMA考试内容进行改革,两门考试内容更贴近当今企业财务团队的实际需求,注重考查考生的系统实践应用能力,考查“真刀真枪”,自然难度也大幅上升;2015年考试再次改革,新增外部财务报告决策和战略计划,考试难度随之提升30%,更加注重考生学以致用,有效支持公司决策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在2016年10月,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管理会计列为“行业急需紧缺”人才,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作为新一代财务管理者的国际财务认证,7月考期,迎来了同比去年考试人数翻翻,考点数量翻翻的火热局面,CMA也如当年的CPA一样步入了飞速爆火的快车道,难度增加可谓必然。
    但话又说回来,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又并不像考生所说可以和CPA的难度相比,因为CMA的难和CPA并不是一个“难”。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与CFA、AICPA并列国际三大财务认证,作为已有40余年历史的王牌会计认证,CMA是美国企业和咨询业会计工作者首选的管理会计证书。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素来以财务界MiniMBA着称,以其知识体系系统囊括企业内部经营和对外投融资,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吸引了大批注重学以致用,关注自我提升的财务人报考。
    细心回顾,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的每一次难度增加,都是基于更加侧重考察考生管理会计实践能力为主线,增加实际问题分析判断的逻辑复杂程度,使考试内容更加符合实际市场竞争环境。
    毫无疑问,如今的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热度和难度都在直追CPA,随着财务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带给财务岗位的冲击逐渐增大,国家和企业的齐力推进,CMA已然成为中国财务领域的热门证书。
    关于高顿财经
    高顿作为国内知名的CMA人才培训基地,自2009年以来,就开展管理会计领域合作研究以及相关课程研发,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作为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IMA协会官方授权机构,蝉联了IMA中国区管理会计贡献大奖,高顿设有国内知名CMA教研团队,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成立管理会计研究所,拥有全面、科学的管理会计CMA课程体系。
    本文来源于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网(http://www.guanlikuaiji.org/),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CMA考试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网,或者关注微信号ID:chinacma,随时为你提供最新的CMA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