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财会人士来说,“大数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给财务人士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得数据者得天下”,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以及分析,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使其信息整合、数据挖掘、分析的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挖掘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并利用好这些信息指导企业运营,对于一个财务人士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大数据时代,CMA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CMA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大数据进行集成、处理、控制、分析、整合,帮助企业实现战略落地。同时,CMA对海量数据持续分析和深入挖掘,从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更加综合的视角提供更具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和价值性的建议。这意味着传统会计在职能重心上必须做出战略转变,朝着“战略性财务决策者”这条高附加值的道路发展,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无疑将逐步面临“边缘化”的困境。

  CMA作为全球管理会计第一认证,2009年被国资委、财政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引进中国并合力推广。截止到2013年,IMA中国会员人数已经达到8000余人,CMA持证者已经突破2000人,CMA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会员人数在中国短短几年时间呈井喷式发展,其职业发展前景也被业界看好。IMA全球董事会董事,ICMA董事会主席RickThompson说:“管理会计在美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如今美国公司管理会计职位远多于普通财务会计,职能也要大于普通财务会计。CMA专注于管理会计的培养,优势在于管理会计CMA是会计行业的趋势,它代表着会计发展的方向,不论你选择财务会计、审计、税务、成本、预算、资金或是其它会计模块,随着职业发展,都必将走入管理会计领域。”

  CMA是全球著名管理会计认证,也是我国政府部门正式引进的管理会计认证,能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行无阻,CMA认证的含金量由此可见一斑。CMA认证的含金量虽高,但是CMA考试科目却很少。

  CMA考试科目主要有两科,分别为P1、P2。

  P1包含了财务报告、计划、业绩考核和控制等内容,主要讲述了外部财务报告决策(15%)(C级)、计划与预算和预测(30%)(C级)、业绩管理(20%)(C级)、成本管理(20%)(C级)、内部控制(15%)(C级)等5部分内容。P1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运营,提升内部竞争力和整体绩效:帮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从而提高绩效。

  P2主要讲述的是财务决策,包含了.财务报表分析(25%)(C级)、公司财务(20%)(C级)、决策分析(20%)(C级)、风险管理(10%)(C级)、投资决策(15%)(C级)、职业道德(10%)(C级)等6部分内容。P2主要是针对企业在资本市场怎么样获得利润最大化,向外部要利润:公司理财(投资、融资、 控股)、风险管理、决策分析。就是公司挣钱以后,怎么样把这些钱,再生钱。

  距离2017年7月CMA考试已经临近了,所有考生都在进行着紧张的备考,为节省大家的时间,高顿CMA小编特为大家准备了一些CMA考试的备战技巧:

  一:集中注意力

  高考前在同学中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小考小玩,大考大玩。其实,玩是没有错的,还能起到脑益结合的作用。但是,如果光知道玩,或者应为完而影响了注意力和耽误了考试,那就不划算了。因此,在备战CMA考试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意识的提醒自己需要集中注意力,无论是在学习、复习、备考当中,都要全身心的投入,把它的理论知识、实战经验都了解透彻,这样我们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应对自如。

  二:意志坚定

  CMA考试的难度达到了最高级的-C级,也非常的注重考察考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这对习惯了应付考试和死记硬背的中国考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麻烦。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CMA,就有必要意志坚定的坚持下去。可以通过多想想取证CMA后带给我们的帮助、带给我们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等等。总之,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意志坚定,只有这样通过考试才能顺理成章。

  三:保证睡眠

  取证CMA非常重要,但是身体更加重要,因为它是决定一切的基础。要想拥有好的身体,保证睡眠非常重要。此外,考取CMA是一项持久战,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眼下不如就从保证睡眠做起。保证睡眠不仅能使身体健康,还能为后面的学习带来效率,可谓是一举多得。

  CMA考试有100道选择题和2道论述题,虽然答题时间有4个小时,但是如果不能快速的投入到答题当中,肯定会影响到答题速度和正确率,为最后通过CMA考试埋下隐患。因此,在进入考场后,一定要保持一个好心态。

  关于高顿财经

  高顿作为国内知名的CMA人才培训基地,自2009年以来,就开展管理会计领域合作研究以及相关课程研发,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作为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IMA协会官方授权机构,蝉联了IMA中国区管理会计贡献大奖,高顿设有国内独家CMA教研团队,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成立管理会计研究所,拥有全面、科学的管理会计CMA课程体系。

  声明|本文是由高顿CMA培训官网综合采编。获取CMA资料【请关注微信号ID:chinacma】。若需引用或转载请完整保留以上信息,不得随意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