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利益*5化确定为公司财务管理的*3目标,能够满足公司财务管理*3目标的可计量性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本文所提出的公司财务管理的*3目标-各方利益*5化是一个很综合的目标,而不像公司利润*5化、公司价值*5化、所有者财富*5化、股东财富*5化等目标那样仅仅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目标。
把投资人利益*5化、债权人利益*5化、经营者利益*5化、政府利益*5化和社会公众利益*5化确定为公司财务管理的*3目标,各利益方都有明确的指标:①反映投资人利益的净资产保值增值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股利、每股市价;②反映债权人利益的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率、利息保障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债务到期偿还率;③反映经营者利益的薪金占营业收入的比率、薪金占营业成本的比率、薪金占公司增加值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成本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公司增加值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比率;④反映政府利益的税费违规率、税费完成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政府投资完成率、社会保障完成率;⑤反映社会公众利益的环境保护、劳动监察、技术监督、劳动保护、生产安全、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这些指标不仅具有可计量性,而且都是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来加以有效控制的,符合公司财务管理*3目标的有效控制原则。
公司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如果忽视投资人的利益,投资人可能会撤换公司经营者(即使不撤换,也会激化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矛盾,加大代理成本),甚至投资人可能会撤走或转移投资,使公司不复存在。如果忽视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当前的债权人可能会通过法律程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使公司陷入法律诉讼的泥潭,使公司未来的融资活动陷入困境。如果忽视经营者的利益,公司就很难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留不住、更引不来优秀的经营者。如果忽视政府的利益,公司可能会遭到政府的行政处罚或法律制裁。如果忽视社会公众的利益,公司也可能遭到政府的行政处罚或法律制裁,同时还会遭到社会公众的谴责和抵制。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衰败。所以,只有把各方利益*5化确立为公司财务管理的*3目标,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努力兼顾、协调和平衡各方的利益,使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都能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得各自*5的利益,才能*5限度地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是公司共同的利益主体,把实现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5化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3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的基本体现。可以说,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各方利益*5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司财务管理的*3目标,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公司财务管理的*3目标——股东财富*5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