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要报名啦,小伙伴们怎么办,还不知道如何复习是不是,不要着急,看看我们高顿网校的小编怎么说  *9、把握好时间,注意时间的分配要合理
  复习《经济法基础》,应该多看书还是多做题?很多考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一般也会有两种情况出现,*9种情况,比较极端,只看教材不做任何习题。如果考生有这种自信的话,通过看教材可以充分、准确、完整地理解教材中的全部考点,考前再做几套模拟试题就OK,这样风险并不大,毕竟熟读教材,基础不错。考场上总会有用。另外一个情况,也是极端,只做习题不看教材。个别考生不看教材,把精力用于做题,搞“题海战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因为考生拿到的并非题库,其结果无异于舍本逐末,此时,天道不一定酬勤。
  大多数考生都会选择,看书与做题的有效结合,复习效果会更好一些。具体到看教材与做习题的比例,高顿网校小编认为,考生至少拿出40%的时间,认认真真地把教材读一遍,对重点章节至少看两遍,对一些重要考点至少反反复复地背三遍。对于做习题,考生应拿出30%以上的时间做一些典型例题。高质量的典型例题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排除疑点、消化难点、提炼重点,可以帮助考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把握教材的核心考点。因此,准确把握教材和参考书的主从关系,合理分配看教材和做题的时间,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第二、如何读懂教材,读薄教材
  1、通读。《经济法基础》试题涉及到100多个考点,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复习,对整个教材至少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1-2遍。
  2、精读。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必须精读,加深理解。考生应清楚的是,80%的重要考点集中在教材20%的篇幅内。因此,考生应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教材的重点内容上,切不可搞“地毯式轰炸”(主要是考生没时间,实际上地毯式轰炸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
  3、死记。《经济法基础》并非一门完全靠死记硬背的考试,但又离不开“死记硬背”。
  第三、做题很重要,方法更重要
  1、要保证做题的数量。只有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才能逐步把握不同题型的命题形式、答题步骤和应试技巧。别人的经验听了1000次,最多能钻进自己的耳朵里;自己做了1000道题总结摸索出来的经验,已经融入自己的双手中。
  2、要保证做题的质量。每做完一个题目,考生都应该总结一下,这个题目涉及了哪些考点,哪些考点是自己已经会的,哪些考点是自己通过这个题目新学到的,这些考点自己是否会举一反三,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因为做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