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顿网校一如既往,为广大考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服务,让我们共同努力,2015年梦想成真!
  (一)验收入库商品的会计处理
  对于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企业,当库存商品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时,应按实际成本。
  1.制造企业的会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商品流通企业通常属于外购的商品,如果属于一般纳税人企业,则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二)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企业销售商品、确认收入时,应结转其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商品销售成本的确定:
  1.采用毛利率法(该方法适用于商业批发企业,因为同类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这种存货计价方法既能减轻工作量,也能满足对存货管理的需要)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上期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上期销售毛利=上期商品销售净额-上期商品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将上期毛利率代替本期毛利率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简化计算公式:销售成本=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已知)+本期购货成本(已知)-本期销售成本(计算)
  2.售价金额核算法(该方法适用于零售企业)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商品的售价-商品的进价(成本)=商品进销差价(毛利)
  商品销售成本=商品的售价-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毛利)
  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
  *9步:商品进销差价率=总差价/总售价=(期初进销差价+本期购入进销差价)/(期初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第二步: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收入(售价)×(1-商品进销差价率)
  第三步: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本期结存商品的售价×(1-商品进销差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