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会计初级职称考试《超值无忧班》
  第二节 税务管理
  一、税务登记管理
  (一)税务登记范围
  1.税务登记。
  2.税务登记范围、税务登记证件及使用。
  (1)税务登记范围。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2)税务登记证件及使用。
  3.税务登记主管机关。
  (二)税务登记的内容
  税务登记制度包括设立(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以及停业、复业登记等。
  (三)税务登记的管理
  1.证照管理。
  2.非正常户处理。
  二、账簿和凭证管理
  (一)账簿的设置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二)对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的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三)账簿、凭证等涉税资料的保存和管理
  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发票管理
  (一)发票的式样
  (二)发票的种类、联次和内容
  (三)发票的印制
  (四)发票的领购
  (五)发票的开具和保管
  (六)发票的检查
  四、纳税申报
  (一)纳税申报
  (二)纳税申报的内容
  (三)纳税申报的方式
  1.自行申报;2.邮寄申报;3.数据电文方式;4.其他方式。
  (四)纳税申报的其他要求
  1.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