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会计初级职称考试《超值无忧班》
  小编导读:与其他税种相比,土地增值税具有以转让房地产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有较广的征税面、实行超率累进税率以及按次征收的特点,关于该项税种,国家相关法律也有规定。对于考生来说,主要应该掌握以下内容: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纳税人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人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范围
  (一)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
  1.土地增值税只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征税,对出让国有土地的行为不
  征税。
  2.土地增值税既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征税,也对转让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产权的行为征税。
  3.土地增值税只对有偿转让的房地产征税,对以继承、赠与等方式无偿转让的房地产,不予征税。
  (二)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
  三、税率
  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四、计税依据
  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
  (一)应税收人的确定
  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应税收人,包括转让房地产的全部价款及有关的经济收益。从收人的形式来看,包括货币收人、实物收人和其他收人。
  (二)扣除项目及其金额
  准予纳税人从房地产转让收入额减除的扣除项目金额具体包括七项内容:
  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2.房地产开发成本。
  3.房地产开发费用。
  4.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
  5.财政部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6.旧房及建筑物的扣除金额。
  7.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1.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土地增值税按照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额=Σ(每级距的增值额×适用税率)
  2.应纳税额的计算步骤。
  六、税收优惠
  1.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予以免税;超过20%的,应按全部增值额缴纳土地增值税。
  2.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
  3.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转让旧房作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房源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
  4.居民个人转让住房免征土地增值税。
  七、征收管理
  (一)纳税申报
  纳税人应在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后7 日内,到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二)纳税清算
  1.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单位。
  2.土地增值税的清算条件。
  3.土地增值税淸算应报送的资料。
  4.清算后再转让房地产的处理。
  5.土地增值税的核定征收。
  (三)纳税地点
  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应向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