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综合收益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除所有者投入和分配利润之外的所有者权益总变动​​,包含​​净利润​​(已实现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未实现但符合准则确认条件的利得与损失)两部分。它全面反映企业财务成果,是连接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核心指标。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当中的综合收益总额  ​​示例​​:
  某科技公司2025年净利润100万元,其持有的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上涨20万元(税后净额),则:
  ​​综合收益总额​​=100万元(净利润)+2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20万元​​;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这120万元体现为“未分配利润”增加1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累计增加20万元。
  综合收益总额的构成:净利润与未实现收益的“双引擎”
  (一)​​净利润:经营成果的“成绩单”​​
  ​​定义​​:企业当期经营活动实现的税后利润,取自利润表最终结果。
  ​​案例​​:奶茶店年收入200万元,扣除原料成本、工资等费用80万元,所得税30万元,净利润为90万元。
  (二)​​其他综合收益:隐形价值的“蓄水池”​​
  ​​定义​​:未在利润表中确认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税后净利得或损失,需满足会计准则的特定条件。
  ​​典型项目​​(初级会计考试重点):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如指定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股票,期末浮盈15万元(税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子公司以美元记账,报表折算人民币时汇率波动产生10万元差额。
  ​​现金流量套期有效部分​​:为锁定原材料价格签订期货合约,套期工具盈利8万元(税后)。
  ​​自用房产转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如50万元税后净额)。
  ​​易混淆点​​:
  ​​非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入资本公积);
  接受股东捐赠(视为资本投入)。
  报表列示规则: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专属区域”
  (一)​​定位: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变动核心”​​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需单独列示“综合收益总额”,并分拆为:
  ​​净利润​​;
  ​​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按性质分类)。
  (二)​​列示逻辑​​:
  ​​综合收益总额​​→增加所有者权益总额;
  ​​净利润​​→增加“未分配利润”;
  ​​其他综合收益​​→累计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