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考试大纲考点解读:税收实务案例
了解更多的税收筹划实务案例 ,便于考生更好的了解CFP考试个人税务与遗产规划科目考点。
1 纳税人身份考虑
2 征税范围的考虑
3 计税依据的考虑
4 税率的考虑
5 公益性捐赠的考虑
一、成为非居民纳税人
税法规定:
1、居民纳税义务人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2、住所标准与居住时间标准
3、纳税义务范围
筹划思路:成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1、成为移民
2、按避税考虑决定在不同国度的居住时间
(通常称为“税收流亡”)
1 利用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二、选择合适的企业形式:
个体工商户
个人独资
合伙制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选择合适的企业形式案例
思考:
A,B,C三个好朋友准备合开一家品牌服装店,每个人月工资1600元,预计年盈利18万元。请问,是采取合伙制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呢?为什么?
2 利用征税范围的筹划
1、收入项目福利化:可以减少项目本身数量,而且可以将收入降低到比较低的税率级次 。
例:某公司职员张先生每月从公司领取工资、薪金所得5000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住房,每月支付房租2000元。张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额为多少?
如何规划才才能降低税负?
2 利用征税范围的筹划
2、收入项目费用化:通过报销费用的方式尽量降低个人收入总额,以减轻税负
例:某作家欲创作一本小说,需要到外地去体验生活,预计全部稿费收入20万元,体验生活等费用支出5万元。请问能否作出规划方案节约税款。
3 利用计税依据的筹划
一、关于工资薪金的筹划
二、关于劳务报酬的筹划
三、关于稿酬的筹划
3 利用计税依据的筹划
一、 关于工资薪金的筹划
1、尽量均匀分摊工资
可以充分享有税前扣除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税率级次的爬升
2、尽量采用年薪制
年薪制可将全年薪金分摊于各月分别按相应税率级次计税;
普通薪金制年终奖金与最后一个月工资一并计税。
3 利用计税依据的筹划
二、关于劳务报酬的筹划
1、分项计算
2、合理安排支付次数
3、费用转移
3 利用计税依据的筹划
案例: 某纳税人某月给几家公司提供劳务,同时取得多项收入:给某设计院设计了一套工程图纸,获得设计费2万元;给某外资企业当了10天兼职翻译,获得1.5万元 的翻译报酬;给某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帮助,获得该公司的3万元报酬。如果该纳税将各项所得加总缴纳个人所得税款,应纳税额为多少?如果分项计算,应纳税额为 多少?
3 利用计税依据的筹划
三、关于稿酬的筹划
(1)丛书筹划:
如一部作品分次付、加印等都算一次;
从书则可分算几部作品
(2)合理分摊稿酬:
几个人合著,有多有少,适当均匀分。
(3)增加前期写作费用:
以费用形式报销,计入出版社费用。
4 利用税率的筹划
1、合理安排应税所得
例:王某开设了一个经营水暖器材的公司,由其妻负责经营和管理。王某同时也承接了一些安装维修工程。预计其每年销售水暖器材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0元,承接安装维修工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元。试作出降低税负的筹划方案。
4 利用税率的筹划
2、高税率项目转换为低税率项目
如:赵某月收入5000元。
如:钱某月收入30000元。
4 利用税率的筹划
(1)计算工资和劳务费报酬两税平衡点:
(2)计算工资和股息两税平衡点:
4 利用税率的筹划
案例:足球记者李响原就职于一足球专业报纸,由于她报道足球视角独特、文笔流畅,被另一家体育专业报纸高薪挖走。假设李女士月薪为50000元。试作出降低税负的方案。
5 利用公益性捐赠进行筹划
1、避免直接性捐赠
2、合理选择捐赠对象
3、选择适当的捐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