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报考CFA的十分火爆,北大还专门开办了CFA研究生班。业内人士指出,CFA热是国内金融人才与国际接轨的标志之一。在未来的五年中,中国对CFA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长。能获得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成了国际上证券从业人员高水准的标志,特许金融分析师也让中国的券商们羡慕不已。
 

 
  参加CFA认证是耗时耗力但极具回报价值的投资。在经历上述艰苦的学习过程和达到AIMR近乎苛刻的要求后,候选人可以获准使用CFA称号。在CFA项目开设以来的38年里(截止于2001年)全球只有约41400名专业人士获得了CFA认证资格。拥有CFA资格是一个投资决策管理从业人员高执业水平和道德水准的有力证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行业都将其作为一个行业高水平人员的衡量标准,对获得CFA资格者委以重任,报以高薪。目前,CFA资格认证在世界各国影响力不断上升。据粗略统计,2001年有超过86,000名投资界人士参加了考试,其中有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半中,以来自发达的金融中心的投资人士居多,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界专业人士开始认识到该认证的价值,其中,中国内地有389名考生参加考试,比2000年增长了145%.抢手的金融“金领”
  加入WTO了,中外金融机构之间即将交锋的便是对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一定金融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金融人才的争夺。金融领域已有的就业观念和职业取向将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一切变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大批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一流金融人才即将“出炉”,成为令人瞩目的“金领”一族。从国外实践来看,入世后,在国内这样一些金融人才将会率先成为抢手“货”,成为新兴的“金领”阶层——特许金融分析师。  在国外,特许金融分析师都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具有优秀金融理论素养的金融人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持有这一认证的人士趋之若鹜,这一类金融人才在金融领域十分“吃香”。
  而在内地,由于资本市场形成较晚,对特许金融分析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之间的认识尚有距离,内地具有CFA认证的人士仅10余人,这与入世后国内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是极不相称的。可喜的是,作为著名高校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日前已开设了CFA高级金融课程研修班,成为国内首家开设CFA认证辅导的机构,大力培养造就特许金融分析师这一新兴的特殊的金融精英群体,以适应入世后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