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本人考CFA前通过5门证券从业考试,对金融市场和产品有一点基础概念,证券从业考试教材本身编写的不错,细细去看的话,各类金融市场和产品介绍的还是比较全面,但假如只是以通过考试为目标,强制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不多,最后的考题都是参考书上的原文抠掉几个关键名词做成的选择题。
 CFA考试
  言归正传,CFA考试是由CFA协会(CFA Institute)组织的针对投资领域的考试,完成整个课程需要通过三级考试,通过上个等级的考试后才能参加下一等级考试,算上准备时间,最快大概2.5年通过全部三级考试,通过全部三级考试后可申请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称号。
 
  LEVEL 1每年6月初和12月初各举办1次,LEVEL2和LEVEL 3每年6月举办1次,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考CFA,考点城市也在不断壮大,2013年6月份一二三级上海考点都安排在上海世博展览馆,规模那叫壮观,考点注意事项后面会提到。CFA考试费用采用越早越优惠策略,提早报名能节省一部分费用,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贵的,建议大家选择*9阶段或者第二阶段报,因为第三阶段的费用涨的实在离谱,且留给自己复习的时间也不多,按2013年公布二阶段标准计算注册费440美元,选择电子书后每级考试的费用740美元,算下来完成整个考试最少要740*3+440=2660 USD,注册费在报考LEVEL 1的时候缴纳,后续不再收取。各个阶段的考试费用可登陆CFA网站自行查看。
 
  FRM是由GARP协会(Global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组织针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风险的考试,每年举办2次,一般上半年在5月份,下半年是11月,考试分成PART I和PART II两部分,上午考PART I,下午考PART II,和CFA不同的是FRM可以同时报名参加上午和下午的部分,但下午PART II的成绩只有在通过上午PART I后才有效,即最不幸的情况就是上午没过,下午过了,那就非常悲催,全部重来。FRM也采用越早越优惠的政策,考试费用稍微便宜点,大约是注册费300美元,注册费仅收1次,PART I和PART II每个部分350美元考试费,全部加起来一共1000美元。
 
  总的来说,CFA的课程结构体系完备一些,知识比较新,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讲的确是打金融知识基础的非常好的入门课程。
 
  如果打算考这两个证的话,可参考如下复习计划:
 
  总体复习计划以CFA为重点,毕竟CFA比FRM来讲含金量大不少,认知度高,获得难度也大。虽然连续考试压力比较大,但在第二年11月考FRM的好处在于此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上手FRM难度会大大降低,而且在CFA2和CFA3之间有1年的间隔,休息时间太长,在准备CFA3时,不易找回状态,中间增加个考试就好很多,本来CFA战线就拉的很长,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后面可能更提不起勇气。
 
  另外说一下,CFA和FRM都是通过性而不是选拔性的考试,不管个人基础如何,只要认真复习,通过考试应该不是问题。
 
  2报名
 
  1、CFA报名报名前需材料:
 
  1)护照(注:护照号码在照片页的右上角,如G12345678)
 
  2)授信额度超过报考费用信用卡
 
  3)可选材料:有道词典等中译英软件
 
  准备好后就可登陆CFA官方网站报名了,整个过程一共有7步,非常简单,按照页面向导一步步填写就行。涉及护照上的内容填写时复核一下,千万别搞错,因为其他的后期都可以很方便修改,而修改护照上的个人最基本信息非常麻烦,要发邮件给CFA解释。
 
  填写的过程中会有几个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是否受到xxx的处罚之类,一律选NO就OK了,最后选择是否要买纸质书以及选择考试地点,选完后就进入支付页面了,整个支付过程非常简洁,输入卡号、有效期和持卡人姓名就支付掉了(CFA支付页面不需要输入交易密码),持卡人姓名那栏似乎中文或拼音都可以,轻轻一点,毛爷爷就跨越太平洋前往美国了。付完钱后几分钟内会收到如下3封邮件,到此报名就大功告成了。
 
  在这里要吐槽一下,所有开展CFA考试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3个国家要收税,天朝就是其中之一!!!
  全球95%考生都在用:2017-2018CFA最完整资料下载即可 (资料包含CFA必考点总结,提升备考效率,加分必备).
 
  2、FRM报名前需必备材料:
 
  1)授信额度超过报考费用的VISA或者万事达信用卡
 
  2)护照or驾照都可以
 
  登陆GARP官网后选择FRM,在页面右侧就有报名链接,一步步填完个人信息后付钱就报名成功了。付完后,GARP会发个确认邮件。
 
  3复习
 
报完名后*9步就是准备复习资料,GARP网站有卖原版书,但都巨贵无比,且听说老外的教材天马行空,属于发散性思维,适合细细品味,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我来说就不适合了。输入几个关键字就能找到很多,原版书和notes都有,个人全程复习都是用的notes,cfa会强制购买原版书,至少是电子版的,因此建议复习用纸质的notes,如果有需要做原版书课后题的话,就用电子版或者打印都可以。
 
  1、复习计划
 
  按照个人经验,如果制定了复习计划并能够按照计划执行,一般都能通过考试,特别是这种有比例的通过类考试。
 
  以下以在职复习为例:
 
  上班族能够有效利用的时间并不多,尤其是上班路途较远的,回家吃晚饭就很晚了,而且上班回来累的很,看书的动力大打折扣,那周六和周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上班族*10有整段可利用时间两天。以每天下班看3个小时,周末看10个小时为标准,3*5+10*2,一周大概有35个小时可供复习,复习前期可能会少于这个数字,毕竟个人娱乐也很重要,最后1个月则一定要保证这个时间。
 
  复习资料一般过2-3遍就差不多了,过第1遍的时候会比较痛苦,此时知识体系尚未形成,而且很多专有名词都不清楚什么意思。一般来说第1遍过一本notes大概需要1.5周,CFA的话共有5本教材,大概2个月搞定*9轮,第二轮的话就要快些,相信此时离考试的时间也不远了,个人的状态调整也比较到位,第二轮大概需要1个月,最后留1周时间做做前3年的mock和practice,自己定好时间,找找考试的感觉。
 
  以上是比较宽松的复习计划,如果基础好、进度把控严的话,可自行缩减。
 
  FRM PART1和PART2加起来一共有8本书(notes),如果是考完CFA 2级后考FRM的话,PART 1的四本书很快就可以过掉,特别是前面2本书几乎不用看,数量、金融市场和产品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PART 2的内容和CFA考试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在CFA的课程中描述并不多,个人感觉只有CFA 3级的时候稍微提到些,但讲得也很简单,FRM课程中则描述的详细多了,标准法、内部模型法之类的都比较抽象,如果在银行做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朋友应该会比较熟悉。
 
  FRM复习进度可以参照CFA,两个部分一起考的话,可以提前3个月开始,11月份考的话,建议从8月份开始,1.5周一本书,前面提到PART 1两本书只需要简单过一下,合在一起也是2个月完成首轮复习,第二轮1个月,最后剩半个月开始做题。
 
  2、复习材料
 
  个人使用的是NOTES,官方教材太厚,没看过,对此也没资格发表意见,但官方教材每章后面的习题还是要做做的,大部分都是前几年的考题,对了解考试挺有帮助的。
 
  个人备考期间用到的资料
 
  1)NOTES纸质版
 
  2)原版书电子版(网上会有PDF版流出,一般10兆左右,官方的电子书体量也太大,一本书往往有几百兆)
 
  3)前3-4年的mock、sample等样题(CFA免费提供当年mock,其他的可网上找到;FRM我记得是免费提供前3年样题,报名以后可以在GARP官方书店免费下载,网上应该也能找到PDF版本)
 
  4)计算器,一般都用德州仪器的BA PLUS II,*9次买资料的时候一并拿下。
 
  5)培训班视频(可选)
 
  6)平板电脑(可选,学习+休闲娱乐)
 
  7)中文精要(可选,个人没看)
 
  备注:GARP资料对打印次数有限制,建议一次打完。
 
  全球95%考生都在用:2017-2018CFA最完整资料下载即可(资料包含CFA必考点总结,提升备考效率,加分必备).
 
  3、关于英语
 
  英语基础好当然很好,如果基础一般那也不用怕,就算从0开始,一般能坚持复习完*9轮就有点看英文感觉了,除了CFA3级外,其他各级都是选择题,看到题干能知道大概意思并不会影响做题。
 
  复习到后期,看英文书并不会有特别的感觉,主要还是一个熟悉的过程,初期看不懂没关系,大不了多查查字典,需要有信心,能坚持下来,同一个内容看2-3遍以后,看起来都会很顺畅,对英语就2个字,坚持!
 
  4、培训班
 
  对是否要上培训班,网上也有很多争论,不同背景的人情况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CFA1级和FRM PART1因为知识点比较死,考试的内容也很固定,但CFA 2\3级和FRM PART 2的时候就不同了,知识点很活,CFA 2级考的比较深入,CFA 3级考点超多,而且IPS考试题目灵活,FRMPART2的notes编写的比较晦涩,读起来没那么容易理解,由于自身基础比较薄弱,我对培训班课程的依赖还是很大的,很多老师讲的很不错的,2012年11月FRM有个题用到二项分布均值(np)和方差(n*p*q),考场出来很多人说题目没给q,其实在培训班课程中讲到了q=1-p,很小的知识点,注意了就能把这个题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