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15-10-23 17:24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编辑
设计
导语
人物履历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标题五
正文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管理会计的经验和成果,有些是自己发展的,有些是引进的,有些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来的。但是,我们的管理会计还不普遍、不精细、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不足。同时,企业经营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又日益成为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基本动因。这些因素逼迫企业不得不做管理会计,不做管理会计就没办法持续经营。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未来我国管理会计将怎样发展,以下为于增彪的看法。
 
  *9,无论是中国社会,还是中国的企业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梦想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然而,世界经济强国总是以世界一流的企业群为依托,而世界一流企业又是以管理会计创新为特征。因此,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推广、引进融合、创新突破都会在不同企业表现出来,但要实现这些必须要以创新突破为主流。
 
  第二,我们需要设计和创新成本管控系统,使之既适合企业自身需要又博采百家之长,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第三,我们需要设计和创新以管理会计为主导的企业管控系统,以保证以企业价值创造为核心整合企业的各层级、各单位、各成员。
 
  第四,我们需要设计和创新薪酬激励机制,为企业价值创造提升足够的动力。
 
  第五,管理会计将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扩张,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势在必行。行政事业单位将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地位将得到提高。
 
  第六,管理会计的学术研究将呈现产学研结合的新趋势。
 
  在学术研究领域,一方面,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是解释与预测管理会计现象,指导实践发展,为教育提供素材。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两种:学术研究方法和实务应用方法。
 
  日本人在成本方面有个观点,他认为成本降低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说成本总得有个底吧?日本人说没有。为什么没有呢?他说两点:*9,我要调动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加他的自觉性、能动性。第二,从一星一点做起,就是精益生产、六西格玛。这些就是成本降低的方法,纳入到这个体系里,不然撇开这些自己搞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什么?不能没有目的,解决问题一定要整合。
 
  现在不仅是大学教授,企业的CFO也要搞研究,只是研究的内容不一样,但必须要有研究的能力。未来管理会计学术研究的趋势是产学研结合。
 
  第七,对管理会计人文化与中国特色的研究将日益重要。厦门大学有一位教授提过管理会计人文化研究,这是什么意思?管理会计是技术性的,一大堆数字,要算很多账,必须看明白数字会算账,但不光是这些。要从这些数据出发看到人的行为,数字是人为行为的结果,资源、人力、业务活动,要改变这些才能改变财务数据。
 
  美国的管理会计和中国的管理会计,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在文化。方法其实都差不多,但无论是作业成本法也好,平衡计分卡也好,到中国企业一用就变味了。为什么?因为文化氛围不同。在中国,企业的管理文化还没跟上。
 
  第八,管理会计教育将分不同路径,并获得强化。
 
  这方面的趋势其实很明显了。未来,我们需要在本科、MBA、MPAcc、EMBA、EDP课程体系中加大管理会计课程的比重。我们正在呼吁,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和课程内容的变化,应该分设几条线,按学生的教育职能进行划分。
 
  实际上,现在的本科教育已经不培养学术型人才了。但是,我们的本科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缺乏实务应用和操作的课程。我们现在知道的EMBA,我还知道北大和清华举办了后EMBA,如果是财务会计方向的,那就模仿美国的CPA,按照这条线就可以把管理会计真正落地。
 
  有些人考完CMA以后感觉不到自己能胜任CFO,包括考完CPA也只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只是入行的标准,但进来以后不能停下来,因为外面的知识在变,要不断获得这些新的知识。
 
  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推手仍是政府的顶层设计,这是中国特色,特别是财政部和国资委。

 
模板样式 style_z_9_1
专题调用内容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管理会计的经验和成果,有些是自己发展的,有些是引进的,有些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来的。但是,我们的管理会计还不普遍、不精细、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不足。同时,企业经营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又日益成为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基本动因。
图片 无图片信息!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于增彪:财务人员转型,职业道德最重要
下一篇:下一篇:管理会计,为什么“火”起来了呢?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