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大国金融。十年前的股份制改革,让中国建设银行从曾经的“技术上濒临破产”到雄踞全球大银行前列。而如今,时代依旧在变迁,全球经济一体化、各经济体相互影响、世界高度关注中国经济新常态[*{c}*]全球经济未来增长趋势的大背景下,建行如何加快国际化进程、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跟着高顿网校小编来看看吧。
过去,建行率先成功海外上市,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全球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改革的认可和赞誉,也让市场对未来的中国银行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充满了信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当然,现在并不能满足于此,要进一步扩大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改革。
那么,建行接下来该如何转型?王洪章提出了以下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契合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紧扣现代银行业发展规律,通向“国内a1、国际一流”先进银行的必由之路。
1.加快向综合性银行集团转型。综合性经营是国际先进银行主要发展趋势,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交叉、市场融合、要素流动的客观要求,是满足客户综合性、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我行已经具备了综合性经营基础和业务牌照[*{9}*]优势,要抓紧探索经营管理、营销服务、运营核算的综合化,建立健全银行业务为主、其他金融功能为辅,主辅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现代先进综合性银行集团。
2.加快向多功能服务转型。多功能服务是国际先进银行的基本特征,是银行适应客户需求多样化、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客观需要,是银行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要改变银行目前产品类别不齐全、功能不完备、协同不到位的现状,加快由相对简单产品和服务向产品丰富、功能健全、服务便捷的转型,形成产品目录清晰、产品组合多样、服务特色定制、综合功能完备的经营体系。
3.加快向集约化发展转型。集约化是现代银行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持活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是在优化流程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运营高效、价值创造的过程。向集约化转型,要加强银行集团统筹,实现总分行经营管理集约与差异化,中后台支持保障尽可能向总行和省分行集中,二级分行及以下单位主要是经营及营销的集约化,条线集约化则以专业化为主进行,人员资源向经营和基层一线倾斜,实现集团客户服务与经营管理效益*5化。
4.加快向创新银行转型。创新是银行经营发展的生命力,是破解资本约束和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经营环境不断变化,同业竞争更为激烈,对银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迫切和更高的要求。要弘扬创新理念和文化,既进行管理方式、体制机制创新,又加强业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使创新贯穿于经营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保持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5.加快向智慧银行转型。社会经济运行和人们生活行为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都离不开智能化应用;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为银行智能化发展也提供了契机,优秀企业、高端个人和青少年群体等智能化应用主力军将成为未来银行的客户主体。同时,银行业是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先进银行已经走在银行智能化前列,我们必须加快智慧银行转型步伐,提升信息化、流程化、智能化水平,发挥IT技术、大数据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赢得未来。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大国金融。十年前的股份制改革,让中国建设银行从曾经的“技术上濒临破产”到雄踞全球大银行前列。而如今,时代依旧在变迁,全球经济一体化、各经济体相互影响、世界高度关注中国经济新常态[*{c}*]全球经济未来增长趋势的大背景下,建行如何加快国际化进程、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加快银行改革步伐
下一篇:下一篇:英国优势:伦敦的强大金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