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会计工作的管理部门,是指代表国家对会计工作行使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我国《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全国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并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a}*]、分级管理”的原则,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有:
1.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是市场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监管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会计信息化标准等。
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统一规则,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由财政部制定,其他部门或地方没有权力制定,但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地方可以参与其中。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发布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在财政部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会计市场管理
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市场秩序,关系到国家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加强会计市场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会计市场管理具体包括会计市场准入管理、运行管理和退出管理三个方面。
(1)市场准人管理。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这是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要求,由我国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进行管理。
(2)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是会计市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的主体,在审计过程中起到鉴证的作用。为了保证注册会计师鉴证作用的发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强化对会计市场的社会监督主体的管理来实现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我国法律规定,从事社会审计的人员必须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我国实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考试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员,才可以申请成为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必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
(3)会计市场的退出管理。对于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代理记账机构办理会计业务。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代理记账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并取得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这些机构和人员获准进入会计市场以后,还应当持续符合相关的资格条件,并主动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不符合相应条件时,原审批机关可以撤回行政许可。同时,这些机构或人员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依据相关制度、准则、规则执行业务。发生违反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行为的,财政部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可吊销其执业资格,强制其退出会计市场。
3.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曾经有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业绩评价、能力评价、态度评价等。但这些评价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量化的、科学的标准。从1992年开始的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开创了我国初中级人才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标准更加客观、公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成为新的会计人才评价方式。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阶梯式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机制和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等。
4.会计监督检查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统称财政部门)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会计监督检查,并依法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财政部组织实施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检查,并对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并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此外,财政部门对会计市场进行监管,还应依法加强对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指导。
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同时,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并不排除业务主管部门以及税务、审计等有关部门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行业自律是相对于行政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行业自律是指行业协会根据会员一致的意愿,自行制定规则,并据此对各成员进行管理,以促进成员之间的公平竞争和行业的有序发展。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自律组织主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会计学会。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管理组织,也是注册会计师的全国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的地方组织。注册会计师应当加入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于1988年11月15日,其*6权力机构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会,理事会设若干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权。
2.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创建于1980年,是财政部所属由全国会计领域各类专业组织以及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会计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全国会计科研力量,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总结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经验,研究和推广会计专业的教育改革;发挥学会的智力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智力服务工作;开展会计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学会联系政府与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接受政府和其他单位委托,组织开展有关工作等。
【例1—8】(判断题)中国会计学会是财政部所属由全国会计领域各类专业组织,以及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会计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专业性、营利性社会组织。( )
【答案】×中国会计学会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3.中国总会计师协会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是经财政部审核同意、民政部正式批准,依法注册登记成立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非营利性国家一级社团组织,是总会计师行业的全国性自律组织。其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业务指导单位为国务院财政部。
三、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
(一) 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二) 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
财政部只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格条件进行统一规定,如从事具体会计工作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聘任会计职务应当通过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考评,担任总会计师应当在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等。会计人员取得相关资格或符合有关条件后,能否具体从事相关工作,由所在单位自行决定。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依法合理设置会计岗位,督促会计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
复习与思考:
(1) 简要陈述我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其中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2) 会计工作的自律组织都包括哪些?
|
导航大图 | |
责任编辑 | |
导语 | |
大标题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财经法规》*9章*9节知识点
下一篇:下一篇:《财经法规》*9章第三节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