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

      登录/注册

登录

合作账户登录: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股市暴跌 证监会连夜发三大利好

发布时间:2015-07-02 10:57    来源:高顿网校 我要发言   [字号: ]

正文  
  周三,沪指低开高走,震荡攀升,盘中站上4300点,权重股低迷,临近午盘沪指冲高回落;午后开盘沪指震荡走低,盘中多次跳水,尾盘跌幅扩大,连续失守4200点、4100点,逼近4000点,截至收盘,沪指重挫5.23%,两市逾800只个股跌停。昨晚,证监会接连发布三大利好。
 
  A股交易费下调三成
 
  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拟自8月1日起调低A股交易结算相关收费标准,其中沪、深证券交易所收取的交易费率降低30%。
 
  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经研究,拟调低A股交易结算相关收费标准。
 
  其中,沪、深证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经手费由按成交金额0.0696%。双边收取调整为按成交金额0.0487%。双边收取,降幅为30%。在0.0487%。中,0.00974%。转交投资者保护基金,0.03896%。为交易所收费。
 
  另外,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收取的A股交易过户费由目前沪市按照成交面值0.3%。双向收取、深市按照成交金额0.0255%。双向收取,一律调整为按照成交金额0.02%。双向收取。按照近两年市场数据测算,降幅约为33%。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抓紧完成相关准备工作,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50万元以下信用账户
 
  可继续“两融”
 
  中国证监会1日晚间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已开信用账户但证券类资产低于50万元的客户可以继续从事融资融券交易,取消投资者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应追加担保物的规定,并不再将强制平仓作为证券公司处置客户担保物的*10方式。
 
  该管理办法允许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在维持现有融资融券合约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基础上,新增规定,允许证券公司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与客户自主商定展期次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1日晚间宣布,对现行《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进行修订予以发布。根据修订后的细则,上交所对市场融资融券交易进行监控。融资融券交易出现异常或市场持续大幅波动时,上交所可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并向市场公布:调整标的证券标准或范围;调整可充抵保证金证券的折算率;调整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调整维持担保比例;暂停特定标的证券的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交易;暂停整个市场的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交易;上交所认为必要的其他措施。
 
  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日晚间表示,根据证监会《公司债[-0.01%]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前期有20家证券公司开展了发行短期公司债券试点,效果较好,因此,证监会1日决定,将试点扩大到所有证券公司,允许其通过沪、深证券交易所及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等交易场所发行与转让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
 
  他表示,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允许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业务,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确保证券公司业务稳步开展。

 
导航背景大图
责任编辑
导语
简介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标题五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国海证券研究所:低通胀与经济稳力撑股市
下一篇:下一篇:盘点各监管层三天连发十道救市金牌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
997年中至1999年初,GDP快速下台阶到7%左右的水平,股市在1000-1500点的区间内震荡;1999-2001年经济在7%-9%的区间内震荡,同期股市上涨近1倍。显然“改革牛”和“水牛”(货币宽松带来的牛市)能够出现的前提是经济不出现崩盘式下滑。
 
  我们认为经济企稳影响股价有两条路径:一方面,经济企稳可以改善企业盈利和资产质量,进而对传统板块形成利多;另一方面,经济企稳会导致利率上行,对资金面形成不利影响。而通胀是决定利多占主导还是利空占主导的核心,如果通胀维持低位,则经济企稳导致的利率上行幅度有限,利空逻辑影响较小,利多逻辑占主导,股市上涨趋势不变;如果通胀大幅上行,则利率上行幅度较大,利空逻辑可能会占主导。目前看来通胀大幅上行在年内可能很难看到,因此,经济企稳不会终结牛市,但会加剧下半年的市场波动。
 
  大波动之一:
 
  高杠杆下的风险冲击
 
  本轮牛市很重要的资金来源是杠杆资金,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和场外配资等加杠杆方式蓬勃发展。正常波动情况下杠杆资金对行情的影响较为中性,但是当出现单边行情时市场会出现非理性的兴奋或恐慌情绪,极易引发超预期波动。
 
  1、杠杆投资者大量入场
 
  我们认为资金加杠杆不是行情的直接决定因素,但会对行情起到加速作用。去年7月以来至今A股上涨速度较快回调很少,背后正是各类加杠杆资金在不断入市。
 
  沪深300股指期货持仓保证金占用从2014年初的300-400亿快速攀升到目前的超过1000亿,涨了近三倍,成交金额从4000-5000亿上涨到目前的*63.3万亿,为一年以前的7倍;股票型分级基金从2014年年初的100多亿增长到现在的1500亿,规模增长了15倍;市场关注度极高的两融余额从去年年初4000亿不到增长到现在的2万亿以上,增长了超过4倍,其中单日融资买入额从2014年初的100-200亿增长到目前的2000-3000亿水平。除了杠杆资金入市,还有一类波动较大的资金是新入场的投资者,目前新增股票账户数和参与交易的活跃账户数远远超过了2007年牛市的峰值。
 
  虽然监管层正在努力通过严查场外配资等方式防患于未然,但估计只能限制增长的速度,很难减少总规模。而由于杠杆交易和新入场的投资者对杠杆交易的使用不成熟,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行情波动较大的时候操作上容易追涨杀跌,很有可能造成没有太大逻辑的市场波动的大幅加大。
 
  2、下半年*5的风险:利率波动
 
  下半年容易触发市场波动的因素我们认为有两点:(1)国内宏观经济企稳;(2)美国加息,这两点都会引起利率阶段性上行。虽然大周期决定了货币宽松趋势不变,但下半年不会是一直宽松,而会有阶段性的货币政策观望和资本外流,这可能导致股市上涨出现减速。
 
  我们认为,宏观经济企稳不会终结牛市。如果通胀大幅上行,则经济企稳对股市会形成较大利空,但通胀目前还看不到大幅上升的可能,所以经济企稳不会改变牛市格局。但是会阶段性地影响市场对于牛市基础的讨论,并进而引起热点板块的变化。
 
  另一点需要关注的是美国的加息。美国在三轮QE之后经济已经出现健康态势,加息是必然的,现在的焦点是加息的时间,目前看来最有可能的加息时点是今年12月份。美国加息对A股市场的影响,长期来看利率的核心决定因素还是中国本身的经济情况,而中美利率长期相关性取决于中美经济和通胀的相关性。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比美国差,中美通胀都处在低位,而且可能还将长期处在低位,所以中长期来看中国的利率还将处在低位。但短期影响不容忽视,从中美利率走势来看,虽然长期趋势有差异,但短期波动有很大的相关性,这可能主要是受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美国加息,特别是超出市场预期的加息会在短期内导致资本外流,如果央行对冲不及时,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利率上行,这是*9种影响路径。还有一种影响路径是,美国超出市场预期的加息导致美国股市出现大的回调,从而影响到A股的风险偏好。目前来看美联储首次加息导致美国股市见顶的概率较低,因为美国经济虽然一直在复苏,但基础尚不牢固,所以加息的力度会较小,速度也会较慢。
 
  大波动之二:
 
  传统行业机会尚待挖掘
 
  改革的核心是资源再配置,再配置有两种方式:*9类可以称为增量改革,通过放开准入门槛、鼓励创新创业、开拓新需求等创造增量需求,“互联网+”、传媒、“一带一路”、自贸区等都属于增量改革,这些板块是本轮牛市的主角;第二类是存量改革,传统行业的需求已经没有太多增长空间,但效率依然可以改善,机会可能更多地来自产能整合、成本变化、内部管理优化或产品结构调整,加上国企改革这一催化剂,传统板块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配角。
 
  1、产能利用率依然低
 
  “互联网+”热潮可能已经让投资者忘记了传统行业,我们认为传统行业虽然不是这一轮牛市的主角,但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配角。增量领域的创新往往开拓的是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想象空间大,估值可以很高。而传统行业由于需求这一块增长有限,机会可能更多地来自产能整合、成本变化、内部管理优化或产品结构调整。
 
  自2011年以来各个传统行业都经历了惨痛的需求下滑、被迫去产能过程,虽然现在大量的行业依然产能过剩,但由于去化已经进行了四年,有些行业可能会出现供给收缩或整合机会。从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可以看到,2011-2012年设备利用水平快速下降,最近几年没有改善,但也没有进一步地快速恶化。在长期处在产能过剩背景下,行业内肯定会有企业逐步进行行业整合、削减成本。
 
  在经济刚开始下滑的时候,企业之前正在建设的项目还会陆续投产,所以会面临“需求减少+供给增多”的双重挤压,企业利润、产能利用率会大幅下滑。但是经过四年多的调整后,之前建设的项目大部分已经投产,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产能过剩,但“需求稳定+供给稳定”。
 
  2、存量机会有待挖掘
 
  我们尝试通过观察各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判断行业所处的阶段,如果行业处在最为艰难阶段,大概率会观测到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下行;而如果行业还呈现相对乐观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应该会比较稳定。采矿、黑色金属、有色在2011年之后固定资产投资陆续下滑,其中黑色投资下滑较早且幅度较大,2014年年中开始稳定下来;有色金属2011-2013年投资下滑不快,2013年后开始加速,目前还处在下滑趋势中;采矿业由于处在产业链最上游,对需求下滑反应较慢,目前投资也还在加速下行。此外,农林牧渔可能受到稳增长影响投资增速较大,水泥行业投资增速在2011年快速下滑后连续三年较为稳定,但近期又出现下滑;食品制造业和纺织业在2013年初投资增速见底之后较为稳定;酒、饮料和茶制造业2013年才开始出现下滑,目前尚未企稳;家具行业产能波动不大,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2012年初见底,汽车制造业在2013年初见底。
 
  整体来看,食品、纺织、汽车、家具等偏消费类的行业投资企稳较早,内生性的整合、削减成本或产品结构调整可能会较早见到效果;偏上游的有色、采矿等行业所处状况依然较差,内生机会较小,但这些行业有很多国有企业,如果自上而下整合产能的力度较大,则这些行业机会也会层出不穷。

  导航背景大图 责任编辑 导语 简介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标题五

相关热点:

分享到:
(责编:admin) 评论 挑错

上一篇:上一篇:沪指反转"昙花一现" 机构投资者分歧开始加剧
下一篇:下一篇:股市暴跌 证监会连夜发三大利好

相关推荐

公司简介|联系我们|诚聘英才|合作专区|建议与投诉|资质证明
Copyright (C) 高顿网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38153号-1

金牌名师 高通过率 全景课堂 高清实录 课程保障 先听后买 学习工具 无忧学习